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复杂,归根结底是资源配置效率低。就国有资源而言,一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不知道资源配置的最佳优势在哪里;二是国有资源的管辖往往是碎片化的,资源配置受不同部门利益的影响,难以流向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地方;第三,在国有经济内部,由于现有体制的弊端,真正关心国有资源命运、对市场经济规律足够了解的人非常稀缺,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大量的国有资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有一部分被闲置,甚至最终成为权力腐败的牺牲品。
为提高国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议东北三省政府在国务院东北办的统一部署下,充分考虑国有资源的区域协调整合。因此:
一是要打破省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地方壁垒,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开放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为了减少行政关系的障碍,可以建立区域性的东北经济联盟,从而促进东北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要从区域战略的高度,制定东北地区信息一体化规划、可持续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发展战略。
第三,要从效率的角度重新考虑和规划产业布局。对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要对国有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淘汰低效的国有企业。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采取资产重组、股份制等多种联合形式,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当代市场竞争是涉及价格、技术、质量、服务、形象、信誉、人才、实力、制度等因素的全方位竞争。抛开制度因素,人才才是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因素。东北能否建成中国的重化工业基地,除了体制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人才因素。
经济学指出,只有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才能最高。人才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价值,否则就可能失去价值和意义。人才的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进出成本。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否适应环境的问题,如果不能适应,就需要“退出”。采取行政手段“堵、截、卡”,会提高门槛,增加人才“退出”的成本,使人才不敢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进行体制改革,逐步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跃居全国前列。同时,东北地区仍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改革进程十分缓慢,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名不断下降。导致“孔雀东南飞”,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以此为指导,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战略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收入和待遇标准。而收入和待遇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主观价值,也表明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在客观上是否有效或最优。因此,给予人才高标准的收入和待遇,既体现了我们对人才的尊重,也表明了我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规范——真正实现了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第二,保护人才不受干扰。人无完人,虽然有才华的人很优秀,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他方面的缺点,所以很容易成为嫉妒者众矢之的。干扰的主要形式是造谣中伤、挑拨离间、恶意骚扰、寻衅滋事、破坏工作条件、制造不和谐气氛等等。东北地区在这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保护人才不受干扰,必须注重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健康和谐的环境。
再次,应以基于双方意愿的契约形式作为人才“进入”和“退出”的约束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公平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雇主(政府、学校、企业等)之间的关系。)和雇员完全平等。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实现自由贸易。合同是双方交易的主要形式。在签订聘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合同的退出条款来限制人才流失。合同的成立应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应避免不平等格式合同。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首先面临的是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纵观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工业发展史,有两种典型的工业发展战略。一个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选择的比较优势战略,一个是苏联选择的赶超战略。苏联的赶超战略被证明是失败的,而比较优势战略是成功的。在吸取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和苏联的教训的基础上,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的工业发展战略。首先要认清这个发展战略的历史背景。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战略首先要立足于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贯彻改革的时代精神。
其次,要正确识别那些真正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化工业板块,将其作为重化工业的产业发展重点,避免面面俱到的做法。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新型重化工业基地目标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我们适合发展所有的重化工业,未来我们可以不加选择地发展所有的重化工业。事实证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发展起来。什么都想发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发展不起来,因为一是资金有限,二是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经济效益差,无法形成资本积累和自我发展。
第三,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引进外资、企业并购、合资经营等,把国有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力争一步到位实现目标。
对于生产传统军品的中央直属军工企业,不仅要转产民品,还要积极进行产权改革,走民营化道路,最终实现军品采购的市场化。只有通过市场选择,中国的军品供应才能保证质优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