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纺织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工业系统。它的输入是各种资源和能源,纺织品的制造过程在系统中,输出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领域的重点是促进综合利用。在制造过程中强调绿色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绿色水平,加强污染控制和废物回收利用。
中国纺织业从原纤维生产、纺织加工、染整,最后到服装制造,形成了上下游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绿色制造应该贯穿始终。
化纤企业为纺织行业提供工业原料。它的原材料(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其产品对下游所有产业的影响都很大。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减少污水排放,发展绿色纤维,回收材料等。纺织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原料主要是棉花,纤维加工量占纺织业的60%以上。绿色制造的关键措施包括全面保证纱、布等产品的质量,减少次品,使用彩棉和环保浆料。
面料是生态的关键。中国加入WTO后,绿色技术壁垒正在形成,不仅要求纺织品的生态化,而且要求生产过程无害化和排放物的再利用。比如国内印染企业存在很多问题,染料和助剂浪费严重,用水量大,产品质量不稳定,污染排放大。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印染过程基本依靠人工控制,缺乏自动控制造成的。因此,全面控制加工流程,减少助剂和染料的浪费,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是印染绿色制造的目标。
服装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其绿色制造包括绿色选材、合理采购、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直至生产配送的全过程。这些方面以前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要实现系统化的绿色制造,服装企业的监控和管理需要覆盖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
实施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是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个大目标,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绿色制造中潜力巨大。
从以上对绿色制造的描述可以看出,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纺织行业的绿色制造不仅仅是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废物循环利用,还包括提高产品质量、资源利用率和实施生态工业。在这些领域,信息技术可以起到技术支撑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一方面,信息化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设备自动化水平,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降低能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目前纺织信息化领域的许多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应用都属于这一类,如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集散控制系统;纺织车间空调能源监控系统:印染生产过程在线检测系统、生产过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自动化清洁生产平台、数字液体喷射印花系统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相关应用包括知名的ERP、MES、纺织企业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服装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
这些节能、降耗、环保、生态工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和应用可简称为“绿色技术”,必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吸引更多投资,实现更快发展。
很多绿色技术需要突破。一些绿色技术一直是纺织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对提高纺织品质量和档次、节能降耗、控制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都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
化纤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主要是集散控制系统(DCS),用于黄化工艺、自动过滤、供胶、精炼和压力洗涤、干燥、原液、动力锅炉等。它具有数据采集、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等功能。目前的需求集中在保证生产线的安全和提高自动化水平上。发展趋势是全厂DCS系统形成控制网络,并与管理信息系统相连,形成管控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网络。
纺织车间生产监控管理系统在生产现场在线采集和处理产量、质量等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织机、细纱机、道夫等。,可以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可以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提高车间管理的实时性。此外,智能生产调度系统、动态质量监控系统等车间管理系统也在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印染生产过程在线检测系统。可对印染前处理、丝光、染色、汽蒸、定型过程中的一些工艺参数进行在线检测、转换和及时控制。这是印染行业多年来的关键技术。目的是提高织物的染整质量,降低染料和化学品及水的消耗,达到较高的工艺稳定性。
印染生产过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用于染色机和定型机的集中管理,可以实时监控染色机的工作状态;设置批量参数,处理后下载到控制器;您可以显示和打印各种图表。它还可以与其他控制系统(如配料系统等)连接。),也可以与ERP连接上传数据。
印染自动化生产平台它开发染整专家系统,根据影响印染产品质量的关键参数制定科学的染整工艺和配方,集成到自动化生产平台,自动控制印染生产过程中各加工工序的关键点和关键工艺参数。
数码喷射印花系统根据CAD系统提供的花型数据,直接控制喷射染色设备对织物进行印花。能及时向客户提供样品,轻松组织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目前需要突破的技术有印花速度、专用染液、高速喷嘴等。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系统车间物流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服装(包括针织)企业。比如条码系统,近一两年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可以实现流程卡管理、在制品跟踪管理、现场物料管理、仓库管理、出货管理、包装监管、售后服务等。,并及时向ERP提供数据。企业需要的是适合行业的、可靠的、达到产业化水平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