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务院确定的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R&D、设计、生产和售后服务中的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进一步体现。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软件业、系统集成服务和托管服务得到加强。以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围绕信用、认证、标准、支付、灾备、现代物流建设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王建业指出,企业走向国际是必然趋势。这个过程必须经过几个阶段,国际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重型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整体实力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品的技术和制造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包括中信重机在内的龙头企业的竞争活力,极大地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中信重工机械公司总经理任勤新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在于理念。技术差距,资金等等都不是主要问题。
作为小批量、单件产品,中国重机行业曾经有一个传统的规矩:客户需要什么,必须根据厂商的制造能力来满足。我的标准就是你的需求。
任勤新上任后,中信重机提出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服务。当客户要求欧美产品的标准时,也必须符合要求。任勤新认为,一些欧美企业用近百年的历史来维护和执行标准,保证了企业的声誉,我们应该学习和遵守。
关于国际合作,任勤新的观点是,国内企业应该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一些企业担心的并购,中信重机的领导们似乎并不太担心,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主动和自信。
任勤新认为,企业国际化有几个过程:借船出海,参与国际分工;多方合作共享全球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国际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几点:坚持发展主业,绝不跟风;在坚持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做一个有分量的伙伴;所有的技术改造投资都集中在建立和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目标上,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