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激光技术,板材切割速度将提高到30m/min,运行速度为150m/min。精度和速度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扬州“李阳”引领了国内切割技术的彻底升级。
是机床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取决于我国机床的发展水平。扬州在全国十大锻压机床中居第三位。今天,扬州锻压机床行业已经不再满足于数量的扩张,在数控技术上不断突破,向着质量提升的更高层次迈进。
3月15日,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落幕。在这次机床展上,袁进方公司的激光切割机、机器人送料数控折弯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注意到了。扬州数控锻压机参展商风头正劲。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中国数控机床看扬州。”
ML1530,李阳集团新型激光切割机,国内冲压机床“龙头老大”
数控冲床MP10-30也获得了阿根延等国客商的青睐,现场签订了三笔国际订单……此刻,李阳集团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台“李阳制造”的机床产品从装配线上下来。
2个“中国名牌”、1个“国家级工业基地”、72家规模以上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跻身全国锻压装备制造企业前十名,承担江苏省3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拥有产值100多亿元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扬州钣金加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标志。
邗江科技局局长方元和自豪地说,目前,许多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空调翅片高速冲压自动生产线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被海尔电器、SAIC、奇瑞汽车、美的空调等国内知名企业广泛采用,并远销世界各地。
市经贸委主任刘在銮也高兴地评价:“发展潜力大,经济贡献率大,是我市产业集群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一种主流声音:从“互扰”到“错位竞争”
扬州机床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而不强,占全市全行业的比重只有8%左右。因为大部分企业的主要产品都是经济型的普通机床。从产值上看,他们已经跻身国内前10,大而不强是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处在同一个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元和感慨道,“机床行业就像原来的IT行业,好像人人都能做,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我市的数控机床行业要布满星星,还要参天大树,促进业务的提升。”
近年来,企业家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越来越薄的利润,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市场繁荣。邗江数控锻压机床协会会长闫忠业说,“作为国家火炬计划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我们必须跳出恶性竞争,用同一个声音铸造扬州数控机床的区域品牌!”
在政府和协会的引导下,邗江、江都引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对口交流,寻找“1+1”合作空间,从市场定位、产品开发、企业管理等方面引导企业从“互拆”走向“错位竞争”。现在,杨力、杨端、金方圆、亚伟等“三驾马车”逐渐走上分工合作的道路,企业的主导战略开始分化。李阳用“红海战略”控制生产成本,追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起重锻造大吨位水力机械,同行业重叠部分越来越少;金方圆注重研发,实现内涵式发展。“别人能做的,自己不会做”;亚洲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主流来看,“合作>竞争”正在成为我市锻造数控机床行业的最强音。
一个重大使命:拥有一个快速跳动的“中国芯”
扬州人都知道,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就像电脑的CPU一样。要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有所突破,就要组装一个快速跳动的“中国芯”。全市锻压机床数控企业与美、日、欧强手展开“百米冲刺”。
近年来,袁进方每年的R&D投资占销售收入的7%以上。去年,R&D的投资为3000多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20%。公司董事会还通过了二期项目再投资1亿元的方案,并整合到汉江经济开发区数控板材加工产业基地,为高智能、高效率数控柔性生产线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平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年销售增长率在30%以上的喜人形势下,一些公司董事会决定5年不分红,攒钱引进人才,投资R&D。这种执着的精神从何而来?元和说是为了争一口气,打破国外数控技术的封锁。
而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咨询、图纸购买时代,进入到资金、技术、人才的紧密合作阶段。济南铸造锻压院与杨锻造合资成立扬州捷迈锻压机械公司后,借助双方资金、技术、人才的“集群”,“捷迈”迅速坐上了国内大吨位液压机械的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