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亚洲最大的风电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十几家百强企业。在此期间,记者就风电市场的未来发展,采访了来自“世界风电大亨”的GE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副总裁维克托。减弱。从风能专家的角度,他认为中国风电建设的优势是地域广阔,制造能力非常强。未来应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应对风电并网技术壁垒的挑战。
《中国工业报》:通用电气在中国的风电发展战略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风电国产化?你觉得本地化和本土化的区别是什么?
维克托& # 8226;阿巴特:通用电气在中国发展风力发电的策略非常简单。就产品而言,我们希望提供最可靠、最高效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高科技发展可以使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可靠和高效。虽然开始时安装成本和建造成本较高,但由于整个产品周期和维护成本均分,成本实际上很低。
去年,通用电气在沈阳建立了一个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组装厂,这是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要求建立的。去年,工厂生产了100台风力发电机,今年将生产150台风力发电机。目前中国政府对风机国产化的要求是70%,GE沈阳风电总装厂的产品已经达到90%。
我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的风扇的设计标准和技术与外国制造商生产的完全一样。可以说国内外厂商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工业报:您如何看待中国风电市场的未来,如何看待中国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市场目标?
3000万千瓦的目标,这是中国政府2020年的目标,我认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风能没有中国丰富,而中国幅员辽阔,制造业力量也很强,这是中国的优势。在挑战方面,风电的持续发展面临风电并网的挑战,应该发展更多的高新技术来解决风电并网的技术障碍。
《中国工业报》:刚才您提到世界风电市场的很多投资者都去了欧洲和北美,而不是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市场想要有竞争力,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维克托& # 8226;阿巴特:就政府而言,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也向外界发出了很多积极的信号,比如2020年3000万千瓦的目标,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措施,对风力发电机组或可再生能源的制造和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政策支持。这些都是政府向外界发出的信号。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认识到长期科技投资的重要性。例如,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风力涡轮机的初始安装成本,而应该看风力涡轮机在20年的漫长时期内可以捕获多少能量以及可以抵消多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世界领先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已投资数亿美元用于高科技开发。初期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20年后看整个成本对中国更有利。另外,是参考的建议。我希望政府能够将风能与其他新能源进行比较,例如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从我们目前的统计来看,风能的成本是7到8美分,太阳能是35美分,生物质能是15到20美分。从这个角度来说,风能性价比最好。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是把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较,而不是和核电或者火电相比较,这也是现在世界上风能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希望中国能在参考或费率上给风能一个发展空间。
中国工业报:风电发展的瓶颈是成本。有人说,扩大规模,成本就下来了。但是我也注意到规模在不断扩大,GE进行了非常大的本地化生产,但是成本还是很难降下来。作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公司,我认为GE有能力也有责任帮助全球风电市场降低价格。通用电气有这样的计划吗?
维克托& # 8226;阿巴特:关于风电的电价成本,我觉得应该从20年前看,风电的成本在20年的过程中下降了80%。1900年,加州作为美国的一个州,拥有全美最大的风力发电量。因此,加州完全有理由或理由进行这样的经济驱动来降低风力涡轮机的成本。2002年,我们收购了安然,在此之前,通用电气的几名高管开车穿过了加州的内陆沙漠。我们发现三个风车中有两个是不旋转的,于是我们当时就得出结论,风力发电机的发展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这也是GE加入这个领域的原因。因此,最重要的优先事项是,如果风力发电要成为一种可行的能源,它首先应该非常可靠。相对于成本的降低或者成本的增加,我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会通过紧盯商品的发展来制定一个价格,随着新技术的更新和完善来降低成本。我们也有很多多代发展规划,比如未来5年,10年,15年。在技术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叶片的新技术、使用新材料或控制技术改进来略微降低成本。
在美国,通过选择风电场来降低成本,比技术更新更容易降低。输电的安排,选择有风电资源的最佳场地,优化风电降低成本,也是我们争取风电市场蓬勃发展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