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的电流互感器应严格控制。用于差动保护的发电机末端和出口断路器两套电流互感器应由一个厂家制造,型号和性能相同,三相变比必须相同。应尽可能使用D芯电流互感器。当外部短路故障的最大短路电流通过时,电流互感器应能满足10%误差曲线的要求,避免因电流互感器本身参数性能的差异造成电流不平衡而引起误动作。
2.保护接线必须正确。如果任何一相极性颠倒,将产生不平衡电流,保护将失灵。由于差动保护是反映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故障的主保护,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应采用环流法连接,电流互感器两端极性相同的端子应朝向同一方向,即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以不同极性连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并联在两个电流互感器之间。同时,为了减小暂态过程中最大不平衡电流的影响,差动保护(继电器)回路应通过中速饱和变流器接入差动回路,非周期分量不易通过快速饱和变流器传递到二次侧。中速饱和变流器可以成功避免外部初始短路瞬间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中非周期分量的影响。
3.在计算和校核保护整定值时,应根据发电机差动保护的不同类别来确定。采用常规的电磁保护和半导体保护,主要包括比率制动保护和DC磁辅助的差动保护。在计算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定值时,根据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特点,应计算两个定值,即最小动作电流和制动系数。最小工作电流不应小于继电器的固有工作电流。规程要求比率制动的发电机差动保护制动电流应为Idz=(0.1~0.3)IN,一般为0.2IN,制动系数为0.3~0.4。计算DC磁辅助差动保护的定值时,其动作电流应按避免外部故障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同时应整定电流回路断线信号。
4.采用微机保护,主要包括采样瞬时值和基波相量纵联差动保护。微机发电机纵差保护应防止干扰的影响,保护装置应有稳定可靠的接地,主要是装置外壳应接地。如果厂家无特殊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其次是设备内部的数字、模拟、电源、屏蔽等单元。为防止电场和磁场的干扰,必须使用屏蔽的二次控制电缆,设备外壳为铁质。为了防止外部浪涌影响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必须保证接线板的任何一点与微型计算机部分没有电连接。应该小心使用电源。一般应采用逆变后的开关电源,将蓄电池的DC逆变成高频电压,再用高频变压器隔离。
5.为保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应保证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在断开时不失灵。在差动保护接线中引入一个平衡线圈,即差动线圈接在差动回路中相应的相线上,三个平衡线圈串联在中性回路中,与差动线圈极性相反连接。这样,当任意一个差动回路的连接线断开时,电流在断开的相中流经一个差动线圈和三个平衡线圈。由于断相的差动线圈与其平衡线圈极性相反,其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所以差动保护不会因断线而误动。
6.切换和更换保护装置时,必须进行预防性试验,并检查发电机组的二次回路。试验时测试差动保护二次回路的DC电阻,检查其接线是否牢固,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安装和维护后,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即一次侧电流从端子L1流入,二次侧电流从其端子K1流出,极性相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应采用DC法、交流法和仪表直接测量法检查。
7.发电机组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后,不允许轻易试送电,应仔细检查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先从外部检查一次设备外部有无明显短路现象,二次回路接线和极性有无明显接线错误。然后用检测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发电机内部有无匝间短路现象,发电机引出部分有无短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