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和能源产业

   2022-07-15 工业品商城116
核心提示: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按照200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确定的电力体制改革方向、目标和任务,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是区分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对垂直整合的国家电力资产进行拆分重组,在产权关系上实现发电厂和电网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按照200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确定的电力体制改革方向、目标和任务,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是区分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对垂直整合的国家电力资产进行拆分重组,在产权关系上实现发电厂和电网的分离。为了在发电侧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竞价上网,开展了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它改变了政府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建立了电力监管体系,推动了相的电价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给电力工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2002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旺盛。从2003年到2005年,电力需求的增长率连年超过15%。“十五”期间,电力需求平均增长率为13.21%,比“九五”期间的6.42%增长了一倍多。由此,中国再次出现大面积缺电。厂网分开后,五大发电集团、神华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华润集团等中央发电企业,以及众多地方、外资、民营发电企业,各种所有制之间形成了竞争格局,使得电力投资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供电能力大大增强。截至2006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6.2亿千瓦,比2002年底的3.6亿千瓦增长了近一倍,是过去50年累计装机容量的总和。

在加快电源建设的同时,区域输电网、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也不断加强。西电东送和区域电网互联格局基本形成,UHV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启动。与其他垄断行业的改革相比,电力行业实现了政企分开,打破了独家垄断,规范了资产关系,呈现出发电投资者多元化的竞争格局,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未来十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这也对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强劲的出口需求和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当前电力发展的突出矛盾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增长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来,我国一次能源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2006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6亿千瓦,预计今年年底将超过7亿千瓦。但燃煤火电机组接近80%,其中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1.1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的23.7%。
过于依赖煤电会加速煤炭资源的枯竭,从长远来看必然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和长远利益。另一方面,煤的燃烧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已超过25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5.1%,导致我国1/3的国土出现酸雨污染,其中一半以上与燃煤发电有关。
2.“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我国平均每千瓦时供电煤耗比发达国家高60克左右,线损率比发达国家高2% ~ 3%。火电厂每千瓦时耗水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主要电力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3。另外,实际上电力企业主辅多主不清的问题普遍存在,成本模糊笼统,无法有效控制。交叉补贴和关联交易不可避免,大大降低了行业效率。总体来看,中国的单位综合能效是发达国家的1/3,美国的1/4,日本的1/5。国有电力企业总资产回报率仅为1% ~ 2%,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5% ~ 6%和发达国家的9% ~ 11%。
3.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历史欠账多,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受“重送轻送不管供”和电网投资主体单一的影响,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和电力需求。随着电源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发展的滞后性更加突出。无论是远距离输电还是区域跨省联网,都不能满足西电东送和市场建设的需要。城市电网结构不合理、线路陈旧、设施老化等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卡脖子”现象,导致供电失效、供电可靠性低、服务质量低,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虽然农村电网已经进行了改革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电力社会普遍服务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电力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看似是发展中的问题,实质却是体制、机制、体制问题。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十分有限。除非电力工业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否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电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