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率领20多人在美国参加第三次中美钢铁对话,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钢铁出口的好消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7月29日表示,下半年钢材出口数量将明显低于上半年,降幅达40%至50%。
近期受“中国需求”影响,运价节节攀升,钢铁企业不堪重负。钢协甚至出面撮合钢企与船公司“相亲”,但在航运业的“黄金期”,钢企似乎很难约束运费成本。
鉴于钢铁产业政策不断,国家先后四次出台措施限制钢材出口,市场不时传来坏消息:铁矿石涨价、海运费上涨、贸易摩擦加剧等。,这总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信号,钢铁行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不过,在8月4日的投资分析研讨会上,交银施罗德钢铁分析师吴纯勇表示,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投资者,你应该把握这个钢铁行业正处于最赚钱的黄金期。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元江表示,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下降是肯定的。
中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副秘书长刘永昌表示,由于铁矿石、海运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行业综合成本比2006年同期增长20%以上。
中钢协数据显示,按照2006年出口数量和价格计算,降低出口退税率和提高关税将增加出口总成本约218亿元。
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价格再度回升,铁矿石、生铁价格居高不下。中国到欧洲的集装箱运费已经涨到300美元/集装箱,三个月前还只有150美元。
中国外运天津有限公司集装箱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宏轩说,从2007年开始,海运价格一直在上涨。以欧洲航线为例,7月份吨钢的海运价格比6月份上涨了11到12美元。刘永昌说,铁矿石的到岸价格也从60美元涨到了74美元。
鉴于这种情况,很多专家认为,钢铁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的局面不可能改变。今年下半年,这种成本的驱动力不可能减弱,甚至可能会加强。
中国信息研究中心的亚·敏博士认为,由于中国的钢材出口大部分是粗钢,现在没有价格优势,国际竞争力肯定会减弱。下半年出口限制是肯定的。
据刘勇分析,出口转内销的局面改变了国内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国内钢价很可能会下降。
王元江认为,从价格上看,由于成本增加,钢铁行业不会低于成本价销售,但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肯定会被压缩。钢铁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成本增加和利润空间压缩的局面。
上半年,限制钢材出口的政策密集出台。由于政策生效前集中出口,我国粗钢净出口增加1987万吨,同比增长179.7%。这种低价大规模出口也触动了其他钢铁集团的利益。
钢铁协会会长张晓刚透露,他了解到国外主要钢铁生产商正在探索联合抵制中国钢铁出口的方法。
事实上,代表更多国外钢铁企业利益的欧洲钢铁工业协会已经要求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对中国钢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为了抵御中国低价钢材对日本市场的冲击,日本五大钢铁生产商甚至联合组成了“钢铁卡特尔”。加入卡特尔的制造商不会相互竞标,日本官方机构也永远不会购买卡特尔之外的钢铁产品。分析师甚至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中国钢铁行业的出口形势。
王元江说,虽然现在钢铁出口有限,但中国的钢铁产能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从中国钢铁对世界钢铁市场的支撑作用来看,钢铁行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亚·敏说,钢铁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集中度低,需要整合和集中。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表示,现在钢企转型是国家政策和生存状况所迫,钢企需要自觉积极的转型。
事实上,一年多来,我国龙头企业确实加快了并购步伐:宝钢股份完成了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上市,八钢集团也正式更名为“宝钢集团新疆八钢股份(8.78,0.29,3.42%)”。下一步,宝钢将展开一系列并购,其中韶钢、邯钢、马钢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并购主体
由于我国钢铁行业过于分散,行业龙头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优势。从长远来看,中国钢铁业的M&A必然会从追求数量向深度整合转变,从单一的横向联盟向纵横联合转变。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兼并重组和行业整合正在成为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主题。
然而,许多专家认为,要解决钢铁行业的成本增加,最根本的应对措施应该是实现低成本运营。
据王博士介绍,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快速的技术进步,这可以吸收钢铁工业的部分成本增加。宝钢力争实现节能减排20%。
刘勇认为,增加消化钢铁行业的成本不是问题。煤炭、铁矿石、焦炭等资源成本占钢铁行业总成本的83%,这个成本应该降低。
目前的形势对钢铁行业可能不是很好,但在生存压力下,企业不能再单纯依靠高污染、高能耗来增加利润,客观上促进了企业挖掘这方面的潜力,从长远来看对行业发展是有利的,王分析说。
刘勇认为,这方面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事实上,冶金商会正在指导一些企业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007年,国家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明确提出2007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炼钢产能3500万吨。
为了降低钢铁行业的成本,一些大型钢铁企业投资航运。宝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改变策略,通过联合买矿、直接在海外设厂等方式应对资源短缺。
刘永昌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途径是从企业内部消化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亚·敏认为,钢铁行业的出路主要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
安信证券首席行业分析师赵志成表示,中国对钢铁的需求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2015年需求为6.4亿吨。在达到这个数值之前,中国钢铁行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投资中国的钢铁工业。
长期关注钢铁行业发展的资深财经编辑郭先生表示,近期钢铁股走势强劲,中报业绩增长1.7倍。他非常看好钢铁股。他不仅看好钢铁股的长期走势,也看好近期的投资。
市场认为,钢铁板块估值的提升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并购价值;二是市值重估。
多位证券投资分析师认为,在全球钢铁行业整合的背景下,中国钢企可以在重组的同时整合全球资源,使中国钢企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期来看,钢铁股的投资价值很大。
事实上,很多投资机构都非常看好钢铁股,正在抓紧时间抢筹码。
同时,人民币升值引发a股市场重估,钢铁股也上涨。中信证券(78.88,2.87,3.78%)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认为,鉴于2006年钢铁行业的整体表现好于预期,2007年钢铁行业的预期运行仍处于稳步上升趋势,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及股指期货推出对大盘蓝筹股的支撑,都有助于提升钢铁板块的整体估值。按照国际钢铁估值,平均市盈率(PE)应该在8到11之间。
富通基金股票分析师杨明海表示,目前中国钢铁出口在10%左右,产能在稳步扩大。在经济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钢厂的盈利能力也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