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到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1/20。根据世界大企业联合会2006年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之一。然而,当企业依靠成本领先战略来扩大竞争力时,要素成本只是出发点之一。在此之上,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和技术进步迅速扩大成本优势。
在这方面,以福耀玻璃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更具代表性。福耀本身已经成为大众高端品牌奥迪的全球一流供应商,顶级轿车宾利的主要供应商,这意味着中国自主汽车玻璃在所有产品领域都具备了与世界主要汽车玻璃公司竞争的实力。
所谓专业创新,包括技术、产品、服务等层面的创新内容。在一个企业的专业范围内,无法被其他企业买走,也难以复制依靠积累的文化底蕴不断精耕细作、拓展新的专业能力的优势。这期间孕育的巨大投资机会显而易见。
资源是指企业占有某种稀缺的生产资料,或者拥有垄断的销售渠道。这种优势通常是和企业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复制,也无法通过学习模仿。
如果资源控制能成为企业崛起的优势,也涉及到资源需求和政策两个方面。第一,公众对企业控制的资源应该有很大的需求。产品或服务长期供不应求,新的应用不断被挖掘,需求不断产生,从而刺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值增加。第二,政策要支持资源整合,而资源价格不要政府控制或少政府控制,否则企业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比如水务行业,虽然资源稀缺,但价格被严格控制,不能算是资源控制型企业。
有色金属行业是具有资源控制优势的行业的首选。要求国务院在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已开发矿产资源的整合,遏制矿山无序低效开发;但由于美元疲软,发展中国家需求旺盛,有色金属价格飙升,推动了去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的大牛市。
一个例子可以是农产品。我国高度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决定了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而且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更多的需要依靠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一主要的产品集散地来保障城市食品供应安全的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垄断是国家支持的。同时,农资批发市场的盈利模式由收取场地租金转变为赚取交易佣金,大大提高了农资批发市场的盈利水平。
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很多产业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一些中小企业诞生于产品最稀缺的时代。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也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利润。但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的竞争手段只有“价格战”,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行业技术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在一些行业,虽然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但高能耗、高污染能力也是政府调控的首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政府和舆论都一致认为,产业整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首选。
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不仅可以解决产业结构失衡,促进产业升级,还可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整合后,企业集团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凭借规模优势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和技术升级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优势企业在资本市场可以获得较高的估值水平,估值差距是优势企业收购落后企业的武器。因此,资本市场的倾斜配置将推动行业整合的进程。
品牌的优势是长期严格的质量和服务保障形成的。企业通过塑造自我品牌,使品牌具有独特的风格、气质和文化特征,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与质量、服务和享受的联系,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就消费者而言,品牌影响消费者的信心。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好的品牌更值得信赖。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品牌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