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表面下,国际钛市场风起云涌。将于今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钛展,被更多业内专家视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风向标。
2006年是中国钛工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中国对海绵钛、钛加工材和钛的需求已超过万吨,使中国真正成为钛工业大国。这一年,中国成为钛和钛材的净出口国。萧声强调,今后,中国要在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尽快使钛产业进入良性轨道,实现钛产业与国际市场的“良性融合”。
海绵钛是钛加工材料的原料。由于其工艺复杂,产量低,一直制约着钛的应用,也是造成钛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巨大的利润使得海绵钛的投资成为热点。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海绵钛产能达到3万吨。目前,中国有36家企业参与海绵钛的生产。这些企业都预留了发展空间,以万吨规模建设为目标。
随着海绵钛产能的大幅增加,影响不可估量。首先出现的是价格的波动。其次,必然导致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加大。萧声指出,钛是战略金属,是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优质材料。我国钛工业要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必须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炼钛新方法的研究。同时要向国际同行学习,开阔视野,缩小与国外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的差距。
据记者了解,在国际海绵钛市场,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主要产钛国纷纷扩大产能,开始扩建海绵钛生产线。统计显示,2006年,世界海绵钛产量达到14万吨。一位研究国际市场的专家指出,从世界钛技术的现状来看,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
钛的低成本制备和加工技术,包括海绵钛生产、钛合金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低成本设计,是进一步扩大钛应用的前提。大质量钛合金坯料制备技术,包括新型电子束和等离子冷床炉熔炼技术;高效短流程钛合金加工技术等。
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来看,钛是继铁、铝之后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世界级瑰宝。面对机遇,国际钛业巨头也需要一个集中展示的舞台!未来的北京将成为国际展览和信息中心。届时,2007中国国际钛展将在北京如期举行,全球钛业巨头将齐聚北京,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目前,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高技术尖端产业和装备工业,如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石油、化工、汽车、机械装备、医药等高科技领域。这些是钛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为中国乃至世界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黄金市场基础。
据肖金生介绍,中国国际钛展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北京魏震展览公司联合主办的具有国际背景的行业盛会。中国国际钛展是全球钛生产设备与技术、钛原料的综合性展会,将全面展示钛产业发展,为钛生产、加工、表面处理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供应商,机械、设备、车间的制造商和建设者,以及从事轻金属贸易、咨询服务的企业和应用行业提供国际化的展示和洽谈平台。
日前,记者从魏震展览公司获悉,中国国际钛工业展览会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预计参展企业将达到200家以上。截至目前,美、俄、日等国已组团参展,宝钛股份、遵义钛业、抚顺钛业、西部钛业、沈阳铸造研究所、航天材料研究所、宝冶集团、天津友润、天津格雷欣、华宇金属、张家港麦田、捷诚制管公司、欧亚化工、德昌钛镍、宝鸡特钢、宝鸡邰方、金一钛业等126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