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国内企业对高端电子测量仪器的需求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国外购买,二是国内提供。
对于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从国外购买是完全做不到的。有些国家明文规定XXX产品出口到中国要经过该国政府的批准。IC测试仪测试速率高于333MHz的,不卖给中国;再者,世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打破政治多元化,政治仍然是一个鸿沟。
有时候,经济全球化并不能克服政治多元化的鸿沟。
其次,电子测量仪器是多核技术产业,发达国家不可能向中国转移核心技术,尤其是多核技术。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主体是大国战略产业的竞争。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仍然存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问题。作为一个不能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崛起大国,中国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必须相对独立,发达国家不可能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第二,关于产业国际化中间企业和产业的主导权,中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把高端让给发达国家。
再者,电子测量仪器是“相关战略产业”。对中国来说,战略性产业必须自主发展。以“自主创新”取代“开放式创新”,是国家确立正确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战略建立在科技突破的基础上,风险和收益都很高。发展战略性产业可以提升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性产业可以创造长期的动态比较利益,刺激众多的产业链。总之,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独立的世界大国,必须同时走两条道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升级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国家力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这是两条平行的路。
电子测量仪器具有独特的战略产业,其自身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自主研发高端电子测量仪器是国家和企业的正确选择。
近年来,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厂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电子测量仪器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数字时代”是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最新标志,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水平。如果这一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个国家将失去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2.总线技术差距很大。VXI、PXI、LXI、USB接口和总线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目前有三种趋势推动着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第一,如果你有系统就绪的硬件,也就是模块化的产品,可以快速搭建系统。第二,要有兼容PC的基于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驱动程序,可以基于局域网,也可以基于互联网。第三,要有灵活的软件解决方案,无论是需要Excel界面还是文本界面,都可以给客户灵活的选择。国际LXI(LAN eXtension for Instrument)联盟的出现就是为了迎合这种变化。国外企业开发了LXI总线产品,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研究,但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尚未涉及。如果过晚介入,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将再次拉大。因此,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应尽快启动LXI总线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
3.软件技术。电子测量仪器没有软件技术,就像我们的电子测量仪器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然而,软件技术远远没有体现在我们的电子测量仪器中。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电子测量仪器永远不会是现代的电子测量仪器。
4.模块化。这是国际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其实模块化是与总线技术、软件技术三位一体的,并不是“机械式”的模块化。其难度不亚于总线技术和软件技术,在我们电子测量仪器企业还没有很好的起步。
5.集成技术。电子测量仪器的硬件,即电子电路技术、同轴器件组件技术和波导器件组件技术的集成技术,是电子测量仪器中重要的核心技术。它与总线技术、软件技术、模块化技术一起构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电子测量仪器,这是我们电子测量仪器企业仍然要攻克的一个难关。
中国是大国,需要的电子测量技术是全方位的,世界一流的。自2000年以来,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预计未来几年,在合成仪器实力的推动下,基于SDR(软件无线电)的测量仪器和多域仪器将成为热点。在LXI和USB作为链接总线的空间里,将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电子器件和应用的发展。
电子测量仪器在中国的市场有多大?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讲。它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在中国大陆注册落户的各类企业进口电子仪器设备150亿美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61.7%,中外合资企业9%,国有企业12%,私营企业11%,集体企业2%,中外合作企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