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际部主任王振英表示,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700万辆,2007年预计汽车产量将达到或接近90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将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汽车生产目标。引人关注的是,自主品牌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造型设计正在成为当前汽车发展的热点问题。
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秋景一上任就兴奋地宣布了这个消息:“8月28日,MG轿车将正式投放市场。”不过,兴奋之余,他坦言:“与国际设计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差距。”正因如此,2005年南汽收购MG罗孚时,积极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种发展模式,即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走出去”。2006年6月,南汽研究院成立,并在江苏大学建立南汽研究生基地,开发MG产品系列。
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功能竞争转变为个性化竞争。汽车设计自主创新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及自信和天赋,这两个“中国设计”必须克服的障碍。
"江苏的汽车工业和中国的汽车工业一样,走过了艰难的历程."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三个阶段”。
第一,自我发展阶段。是的,在国外,我们没有。我们自己做的。但是光靠自己是跟不上世界潮流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第二阶段,即开放合作阶段。大量国外汽车品牌被大规模引进和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包’产生后,单靠制造业是做不到的。在继续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创新,才能与世界汽车工业对话。”
朱克江说,目前,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三大技术瓶颈:设计、装配和模具。"所有这些技术瓶颈中最根本的限制是设计."
如何提高设计水平?朱克江认为,有两个障碍必须克服。第一,自信。“昨天,我参加了南京三中学生与美国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对话。一个同学说,他的志向是将来当‘神十’的总设计师。这样的自信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他觉得中国的汽车设计师应该有这个信心,设计出媲美世界水平的产品。第二,人才。“省委省政府决定每年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今年首批引进的44名人才中,就有南汽,可见省委省政府对南汽发展的重视。毫无疑问,有了高端人才,就会有高水平的设计。”
一汽技术中心首席造型师常兵表示,当今国内汽车造型设计越来越多地运用“中国元素”。南汽汽车工程研究所造型设计总监付立志表示,他们最近设计了一款时尚的两厢概念车,定位于年轻的单身人士。车身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辟邪,强调个性化的装饰和时尚的越野感。估计两三年就能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