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发电调度是按照大致平均分配发电机组发电小时数的方法进行的。这一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各地、各企业投资建设火电项目的积极性,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高效环保的大型火电机组发电能力无法充分发挥,而高污染、高能耗的小型火电机组却能多发电,甚至部分水电、核电机组受“调度计划”限制无法上网发电,造成能源资源浪费的局面。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是我国现行发电调度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节能调度是指在保证可靠供电的前提下,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调度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对于火电机组来说,根据煤耗水平调度发电,低煤耗发生频繁且充分,高煤耗机组发电少或不发电。这一制度的实施,意味着高能耗、高污染发电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将越来越少,客观上有利于加快低效小火电机组的关停,优化电力产业结构和布局。
节能调度将采取分省排序、区域内优化、区域间协调的方式进行,努力实现单位电能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小。省发改委(经贸委)将根据发电机组能耗水平编制本省发电量排名表,并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制定发电组合方案。组合方案以区域为单位进行优化调整,并与区域外的电力供需进行协调平衡,形成最终的发电组合方案。调度机构根据最终的发电组合方案调度发电机组发电。节能调度全过程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信息公开和监督。
节能发电调度适用于所有并网发电机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电机组,可继续执行现行购电合同,合同期满后,也应按节能发电调度要求执行。节能发电调度实施中,上网电价暂按国家现行管理办法执行。
国务院要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试点,做好与电力市场建设的衔接,积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的联动机制。试点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节能发电调度的各项措施,妥善解决小机组核减后的相关问题。尚未试点的地区,要全面实施差别电力计划,为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做好准备。
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将考察物资、科考设备和重型装备安全运送到南极大陆的中山站,再由大雪车队将内陆物资运送1300公里到达冰盖顶端的冰穹A地区。由于南极大陆被海冰紧紧包围,中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破冰船“雪龙”号仅具备持续破冰1.1米厚的能力,破冰船通常无法直达南极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