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加上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复杂背景,决定了中国不适合走钢材出口这条路,也承受不起由此带来的压力。然而,在实践中,中国钢铁企业仍在运行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对中国钢铁需求前景的科学预测,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数百家钢铁企业试图继续投资,把自己做大,导致钢铁行业投资高,产能过剩。最后,他们只能通过出口寻找出路。虽然中国已经被国际投资研究机构认定为不适合钢铁投资的国家,但由于国际钢铁需求的增加趋势,国际钢铁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钢铁出口的高额利润对中国钢企来说是不可抗拒的。这对中国钢铁行业和钢材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同时,在国际需求快速增长时期,中国的钢材出口支撑了国际需求的增长,却卖不出好价钱,这也导致了贸易摩擦和铁矿石涨价。这应该引起中国钢企的重视,从深层次找原因。
但如果未来几年中国钢铁投资居高不下,出口快速增长,严重后果不仅在于中国环境资源的压力和铁矿石涨价的严峻形势,而且在未来国际钢铁需求增长趋势和国际钢铁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趋势面前,中国钢企将难以把握这一国际发展机遇。最近,许多大型国际钢铁公司增加了在印度、东南亚和非洲的钢铁投资。这一切可能在几年内不会对中国钢企构成威胁,但从长远来看,几年后国际钢铁供应格局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旦国际需求增速放缓,几年后东南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旦形成新一轮的钢铁增长和供给能力,将对中国的过剩产能造成严重冲击,进口铁矿石带来的高成本压力也将使钢企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再过几年,中国钢铁需求可能会进入低增长期,中国钢企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回旋余地而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鉴于上述情况,未来两三年将是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如果钢铁企业继续盲目增加产能,这些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越积越多。
进入统计的96种机械产品中,有82种产品增长,其中铸钢件、铸铁件和粉末冶金件增长较多,发电设备和农业机械下降明显,增幅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5645万千瓦,增长4.9%,远低于近年来30%以上的年均增速。其中,电站锅炉产量同比下降3.8%,电站汽轮机产量同比增长3.7%。
据业内人士分析,2006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1.02亿千瓦。今年以来,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电力过剩迹象。各大发电集团新建电站速度放缓,发电设备需求开始回落。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中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在9000万千瓦左右。
与此同时,上半年我国农机行业增长乏力,主要产品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累计生产10.4万辆,下降3.8%,小型拖拉机仅增长4.4%,收获机械下降35.72%,农用运输机械仅小幅增长3.76%。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伟慈介绍,1-6月,农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15%,是机械工业中少数增速低于20%的子行业,比机械工业平均增速低14个百分点。“农机行业发展速度的明显下滑令人担忧。”他说。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此前四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10.4%的增速。上述成绩的取得,与全国各部门积极实施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五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分析,自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确定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政策。加快了农村综合改革,加大了支农投入,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升级。高技术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进展。200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649亿元,居世界第三位,比2002年增长1.56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1%,比2002年提高1.4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加速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3.4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9万亿元,利润从1519.3亿元增长到3199.2亿元。大型燃气轮机、抽水蓄能机组、DC输电设备等。已实现国产化,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国产化已开始依托该项目。五轴数控机床、虚拟轴机床等一批国产高档技术装备逐步进入市场。纺织、建材、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也在加快。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目前火电装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比2002年提高8.4个百分点。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逐渐取代亚临界机组,成为新一代主力机组。
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电力行业积极推进“在压缩电厂规模的同时增加电厂规模”的工作,用先进高效的电厂替代落后的小火电厂。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已关停小火电551万千瓦;电网建设进入了大规模跨省跨区输电和全国联网的新阶段。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目前,宝钢、武钢、鞍钢等大型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铜、铅冶炼行业先进冶炼生产工艺达到总产能的70%,电解铝自焙槽工艺全部淘汰,铁合金行业淘汰落后产能5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53%,比200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工业技术的提高带动了产品结构的改善,钢材中高附加值的板带材比重从2002年的25.67%提高到2006年的33%。高浓度肥料比例达到73%,比2002年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