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已经全面改变

   2022-07-26 工业品商城143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业的“烦恼”不仅来自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也让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据报道,一名在珠三角地区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港商表示,近年来被逼吃“八个包子”,分别是:民工荒、电荒、最低工资上调、贸易摩擦导致的配额设定、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内地物价上涨,以及最新下调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

中国制造业的“烦恼”不仅来自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也让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据报道,一名在珠三角地区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港商表示,近年来被逼吃“八个包子”,分别是:民工荒、电荒、最低工资上调、贸易摩擦导致的配额设定、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内地物价上涨,以及最新下调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八个馒头”说明一场巨变正在发生,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已经全面改变。一方面,我们当然需要为“中国制造”讨回公道;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了企业面前。

在我看来,答案其实很简单。主要调整有两个方向:一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比如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或者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二是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技术含量和自有品牌,进而提升产品价格和“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第一种选择是走低成本的道路。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低端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将工厂转移到华南成本更低的地区,一些外资厂商也计划将工厂转移到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以纺织行业为例。明年,越南将取消配额限制,越南工人的工资不会超过mainland China的一半,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对向中国西部转移产能兴趣不大,因为物流成本太高,产业配套条件不好,大部分客户不愿意在中国西部设立办事处。

第二种方式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可能更重要,因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廉价中国制造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廉价的中国产品多年来源源不断地流向世界市场,进入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让他们通过全球化享受到更低的价格。但在这个全球价值链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现在,“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将迫使企业进行艰难的调整,试图改变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

然而,产业升级的结果之一是中国制造的商品价格上涨。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今年1-5月,中国出口汽车、钢材、电视机出口价格大幅上涨,分别达到31.1%、18.7%、96.4%;成品油、棉纱、塑料制品等产品价格均有所上涨。从今年中国出口的大幅增长来看,国际市场并没有立即对中国产品的涨价做出激烈反应。此外,中国长期以来的产业配套环境、熟练劳动力和物流条件,形成了“中国制造”的综合竞争优势,短期内仍难以改变。

因此,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管理升级,其结果是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笔者注意到,在传统的“中国制造”领域,一些有实力的外资已经在发力产业升级。例如,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广东溢达公司投资1.5亿美元新建了一家梭织染整厂,该厂于2006年10月投产。新工厂从国外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同时还能兼顾节能环保,比传统工厂分别节水42%和6%。

此外,投资技术和增加R&D在中国许多本土制造企业中越来越普遍。经合组织的调查还发现,自1995年以来,中国整体研发支出以每年19%的惊人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30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每两年翻一番。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