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

   2022-07-27 工业品商城105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两个约束性目标。然而,在“十一五”的第一年,由于各种原因,国家未能实现年初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电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深感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因此,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已被排

众所周知,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两个约束性目标。然而,在“十一五”的第一年,由于各种原因,国家未能实现年初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电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深感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因此,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已被排在节能减排日程的前列。

小火电机组的“罪过”在哪里?中国75%以上的发电装机容量是火电,其中绝大多数是煤电,煤电耗能多,排放能量大。以2006年为例,发电用原煤超过12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4%。虽然电力工业已经成为能源生产的英雄,但它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是火电结构的“小型化”。2005年,我国火电平均单机容量仅为6.09万千瓦,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有1.15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29.6%。大型高效发电机组供电煤耗为290-340克/千瓦时,中小型机组为380-500克/千瓦时,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中小型机组在发电相同的千瓦时,将比大型机组多消耗100-200克煤。在污染排放方面,2005年小火电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分别占电力行业排放总量的35%和52%。

因此,我们不难权衡关停小火电对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轻重。据估算,如果将我国现有的小火电机组全部更换为大机组,一年可节约90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2005年整个电力行业耗煤量的10%左右。减少二氧化硫180万吨,二氧化碳2.2亿吨,分别占2005年电力行业排放总量的13.5%和10%。从提高能源效率来看,目前我国火电机组标准煤耗为366g/kWh,日本为299g/kWh,韩国为300g/kWh,意大利为303g/kWh,英国为341g/kWh。如果中国能达到日本的水平,2006年一年可以节约煤炭2.2亿吨,达到英国的水平,节约煤炭8200万吨。

佳木斯二电厂负责人感慨地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就像在南方打仗一样。没有一大步的后退,肯定不会有一大步的前进!”是的,没有小火电厂的大退,就没有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大进,也就没有节能减排的大进!

同样在今年4月,华能集团北方电力公司乌拉山电厂3台共2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被爆破拆除。为此企业一年就要亏损几个亿。一名员工告诉记者:“好痛啊!这么好的企业我想不出来!”但是,当时在现场的华能集团领导却有另一种看法:“短痛不如长痛!通过完成削减,我们可以相应地建设更多大型高效燃煤机组,我们认为我们抓住了机遇。”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郝卫平介绍,今年电力行业有两个标志性文件:“大而小”。一个是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意见的通知;另一个是53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

在国务院2号文件中,“去顶”和“去底”是挂钩的。比如企业要建设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大机组,就要分别关停80%、70%、60%容量的小机组。还有,要“大”,首先要“压小”,压小是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2号文件从解决关停企业的实际困难出发,提出按期关停的机组可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发电指标,并通过转大机组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排污指标、取水指标交易等等。

为了打破维持小火电机组生存的利益链接,促进机组关停,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改进发电调度方式,让高效环保的发电机组优先于高煤耗、高污染的小火电机组。到8月初,国务院53号文件《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正式下发,明确规定按照节能、经济的原则,根据发电机组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从低到高依次调度各类发电机组,形成“增电降电”的互补格局。

这些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企业反映,这次制定的关停政策和措施务实理性,是一个出路政策。很好地形成了鼓励小火电机组早关停、多关停的利益机制,让企业认识到早关停比不关停好,早关停比晚关停好,多关停比少关停好。确实是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力,调整资产质量,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得机遇。

由于政策衔接、措施配套、可操作性强,注重发挥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把发展的愿望和尽可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结合起来,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关停后的实际困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才出现了“行政关停能不能执行,政策调动积极性”的好局面,变过去的“我要关”为现在的“我要关”。很多地方和企业主动加大了关停规模。在地方和企业上报的关停实施方案中,“十一五”期间关停产能总量超过了地方和企业与国家发改委签订的目标量。

虽然政策调动了各地关停小火电的积极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关停仍面临人员安置、资产处置、协调产能置换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以人员安置为例,这是小火电机组关停的最大难点,也是能否顺利关停的关键。仅上半年,各地关停小火电机组就涉及2万多名职工,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稳定。华能集团在员工安置过程中,提出不把一个员工推向社会,不因单位停工裁员,不因单位停工减少员工收入。大唐集团提出“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关停机组人员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二是确保为关停机组人员提供和创造就业岗位。这些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关停工作的顺利进行。

和华能、大唐一样,很多地方和企业都想尽办法,克服困难,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安置关停机组人员。作为火电第一大省的山东,要求各地坚持一手关停,一手稳定。对于人员安置,要制定工作计划,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封闭、稳定”。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