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的差距有几个原因。中国的企业运行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投资的一批骨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品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形势。改制后,虽然生产经营有所好转,但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一批机制创新、经营灵活的民营企业正逐渐成为新亮点。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大部分还未能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无法与国外大公司竞争。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有机融合体系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差。改革开放之初,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较大,企业普遍寻求技术来源。虽然最近有一些变化,也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来看,将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相结合的企业并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在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制造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工作量大,成果转化率低。高、中档仪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有专业的部门和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中国的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流程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整合能力。所以很难生产出高档的产品。
其次,缺乏强有力的国家科研支撑体系。仪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全国投资渠道分散,难以集中。企业不能像国外企业一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竞争,缺乏对科研资源的战略投入。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要求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导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和精通各个学科的综合性人才。仪器仪表科学与技术不仅涉及广泛的学科,而且只有那些能够尽快发现、利用和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控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发展。这无疑是造成国产仪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