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目前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广泛应用

   2022-07-27 工业品商城72
核心提示:目前从事国内视频监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标准化组织主要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全国安防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SBTS/TC100)。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于2002年在北京成立,是由国内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的开展通信技术领域标准化活动的非营利性企业社会组织。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更好地开展通信标准的研究工作,组织企事

目前从事国内视频监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标准化组织主要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全国安防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SBTS/TC100)。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于2002年在北京成立,是由国内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的开展通信技术领域标准化活动的非营利性企业社会组织。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更好地开展通信标准的研究工作,组织企事业单位,协调检查标准,向政府推荐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推向世界,支持我国通信事业,为世界通信事业做出贡献。

全国安全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成立于1987年,负责中国安防技术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技术委员会(IEC/TC79)的工作。

在视频监控方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重点是对传统的闭路电视监控和目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业务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高、商业模式清晰、适合第三方规模化运营的电信级业务。视频监控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在CCSA IP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委员会(TC1)中进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各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和视频监控制造商等多家单位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和讨论。

2006年5月完成了“基于IP网络的公共视频监控服务研究”的研究报告。本研究报告概述了视频监控服务,指出了其目前的应用领域,并分析了其不同于其他视频服务的特点。然后总结了视频监控的发展历史和视频监控业务的现状。然后,分析了视频监控业务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该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给出了标准化建议。

基于研究报告的工作,CCSATC1随后开始起草“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列标准。目前该系列标准体系包括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1部分:业务要求、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3部分:业务平台测试方法、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4部分:用户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5部分:用户终端设备和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第6部分。截至2007年7月,CCSATC1已完成《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1部分:业务要求》报批稿,即将提交《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报批稿,其他部分标准开始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业务需求》从总体上描述了视频监控业务及其产业链,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了未来视频监控的典型应用场景,并从这些应用场景中提取和总结了未来电信网络中视频监控业务的各种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在“总体技术要求”部分,根据“业务需求”中提出的内容,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功能划分,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模型,给出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原则,还规定了系统的其他相关技术要求。

CCSA将业务需求作为未来视频监控的根本出发点。它计划根据业务需求确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需求,然后在总体技术需求的指导下制定其他部分的技术需求。同时,CCSA也意识到,视频监控业务与其他视频业务有很多共性,尤其是业界广泛关注的IPTV业务。因此,技术委员会也尽可能将IPTV等标准制定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应用于视频监控,以加快视频监控的标准化进程。

安全标准委员会主要对安全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包括视频监控的一些设备规范和系统规范。在国家标准方面,各种安防设备的技术规范(如入侵探测器、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等。)并制定了一些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在行业标准方面,制定了《报警传输系统要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一系列标准。

安防标准委制定的标准几乎涵盖了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大部分地方行政区域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作为标准发布单位的权威,这些标准对国内体系影响很大。

从公布的标准来看,主要规定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系统设备要求、系统设计要求、系统功能要求、电源、安装要求、安全、防雷和电磁兼容、环境要求等。但上述标准主要是针对本地封闭的安全系统,并且假设系统的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控制权,是完全可信任的。所以这几套标准在服务于第三方的商业业务时,需要增加很多内容,比如用户控制、远程传输、计费等等。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正处于业务转型的关键时刻——拓展新业务,视频业务是各大运营商的重点。运营商逐渐意识到视频监控业务的重要性及其巨大的未来前景,纷纷部署视频监控系统。在电信运营商内部,正在不同程度地制定视频监控服务的企业标准,这些企业标准用于指导其业务发展。

IEEE于1998年开始研究视频监控。目前,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人的智能识别与跟踪、视频监控中的图像处理、交通领域的监视/监控等。IEEE正在逐步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如何组建大规模的摄像机网络,如何进行大规模的监控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IEEE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智能视频监控涉及的各种技术和算法,如人脸识别、目标跟踪等。

ITU-T从2006年开始研究业务,SG16正在推进的课题有两个:视频监控业务需求(F.VSreqs)和视频监控架构(H.VSarch)。

需求(F.VSreqs)的主要内容是视频监控业务的业务描述、功能模型、应用场景和需求,以根据业务需求的研究成果推动技术框架、互操作、协议等方面的研究进程,从而促进视频监控业务的广泛应用和互联互通。目前F.VSreqs已经出了第一个输出稿,预计完成时间在2009年左右。
架构(H.VSarch)将确定视频监控业务的逻辑架构、物理结构和互联接口,规定业务系统的主要组件和设备,涵盖视频监控业务的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技术要求。同时,将明确视频监控的内容传输、安全保障机制、服务质量等关键技术。目前H.VSarch也已经出了第一份输出稿,预计完成时间会比需求稿稍晚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应用在小范围内。虽然已经有跨网络远程监控的产品,但其结构和小范围应用的监控系统没有本质区别。建立适合大规模运营的可扩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是当前市场的热点之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

视频监控的业务定义和描述,包括基本的监控应用、存储和回放,以及增强的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和自动搜索等。

视频监控是一个多点对多点的业务系统,网络不同于其他所有实时和非实时系统。在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之前,首先要明确其体系结构。

视频监控的媒体流分发系统,无论是CDN、P2P还是其他更有效的方式,都可以和IPTV一起研究。

网络存储,网络视频监控的重要优势之一是分布式和网络化存储。通过IP网络,图像可以被原存储和调用,大大增加了监控能力。也可以方便的提供给第三方或者其他需要的用户。分布式存储本身在网络层和业务层之间形成一个重叠的网络,网络结构、逻辑实体的划分、物理实体的分布、信令媒体流的方式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视频监控面临的安全问题是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在安全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用户接入认证的安全性,多用户同时服务的安全性,监控内容传输的安全性,控制信息的安全性等。

除了专门针对视频监控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一些技术已经存在,也制定了标准,但是在视频监控业务中并没有统一规定,所以也需要研究。

目前图像的编解码方式各不相同,如MPEG-2、MPEG-4、H.264等。,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互通困难。

传输层标准,信令和媒体数据混合在同一个使用HTTP协议的TCP连接中;大型网络需要分离信令流和媒体流。

网络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具有网络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视频直播等功能。,成为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综合多媒体业务管理平台。

在NGN的系统中,视频监控是其重要服务之一。通过统一的服务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视频监控可以与其他服务在NGN共存。

频监控也是家庭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网络中的监控系统是一个集中式系统,可以包括火警、盗警和对弱者的监控。

与传感器网络的联合应用可能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通信、组合和融合。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通知视频监控开启特定位置的监控设备,可以使用普通网络传输信息,也可以让视频监控设备同时具备传感器功能,感知到情况后自动启动传输。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