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2022-07-28 工业品商城89
核心提示: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在我国主要的分析仪器中,社会上正在使用的分析仪器有90多种,国内能生产的有20多种,占总数的1/3不到。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种,国内已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有10种,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这就是量的区别。在技术上,国内现有的中低档产品大多

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在我国主要的分析仪器中,社会上正在使用的分析仪器有90多种,国内能生产的有20多种,占总数的1/3不到。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种,国内已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有10种,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这就是量的区别。

在技术上,国内现有的中低档产品大多可以替代进口产品,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差一两个数量级左右。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的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一般相差一个数量级。由于我国对仪器基础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研究还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稳定、不可靠。

从功能上来说,目前国外制造的智能化程度是相当高的。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更好地消除了外界干扰对信息的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然而,国内现有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仍然较低。

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使得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相对滞后。

据专家介绍,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约为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引进国外技术来更新第一代产品,引进后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新产品开发原创成果少。一些新原理的产品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虽然在跟踪新技术方面有所建树,但与企业结合进行产业化的难度相当大,导致产品技术更新周期较长。

此外,国内仪器缺乏为用户开发的特殊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外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将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如600MW火电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优化软件、医疗仪器专用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产业。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