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德国企业家慷慨地将利润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使得德国产品最具创意,引领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可以说德国企业是机床行业的旗舰。德国企业家陶醉于此,利润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市场竞争是一种商业活动。在日本,商业运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先进的内部通讯设备,电视会议和全球定位系统,最大限度地优化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单元生产,使其工厂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高效率。在同等技术水平下,付出的成本远小于竞争对手。条条大路通罗马,让日企富起来,发展迅速。有了财富,日本企业不满足,陶醉于成功。他们尽力提高自己。有了财富,他们可以收购欧洲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曲线救国”避免了对抗,利用了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战场上,知己知彼,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长处的战术,才能取得辉煌的战果。日本企业不依赖配套供应商,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必要的重要配套设施。虽然这样会增加风险,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也能体现资金实力。台湾省的机床行业也是一个奇迹,性价比高的机床销往世界各地。靠的是多年的丰富经验和完善的配套供应商,风险共担把他们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市场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质优价廉才会有市场。台湾省机床在欧洲的成功也让欧洲厂商感到威胁,成本问题也摆在他们的桌面上。全球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行业人员交流,互相学习,在EMO中寻找灵感,然后回去酝酿自己的下一步战略。EMO结束了,观众和供应商带着微笑和满意回来了。对于供应商来说,竞争又结束了。接下来又是两年的积累。2009年EMO米兰见。
欧洲企业的创新精神为整个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并不介意后来者的学习和效仿,因为当他们得到这项技术的真谛时,他们早已不了了之,追求更独特的方法。追求完美成为一种信仰。1900平米的制造车间温度控制在0.2℃。本着让世界惊奇和赞叹的精神,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产品的不断改进,创造制造的殿堂。此外,一些成熟度高、应用广泛的主流产品将在其主要市场制造。按照计划,标准车型已经在欧洲车间逐步停产,在中国车间制造,这意味着该产品的相关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将被带到中国,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这家巨型机床公司计划以很高的姿态将一些拥有最新技术的机型搬到中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欧洲再次领先世界。
亚洲的日企趋于保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部分零件都是自己制造的,尽量覆盖所有工序。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并不容易。一些企业计划在泰国设厂,但由于政府干预而失败。说明日本非常重视技术保护。日本的大型制造企业仍然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灵活性,企业管理的经验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这与文化背景有关。
“我来晚了,但我毕竟来了,”中国在登上世界市场舞台后宣布。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机床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并以令人瞩目的增速迅猛发展,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大量需求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自主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领先的国际制造商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经历了他们50年甚至100年的跨越式发展,很多产品可以达到一些关键指标。还是要积累经验,加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让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此外,中小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个成熟的配套市场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分担风险。这个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竞争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