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成不了数控机床制造大国?

   2022-07-29 工业品商城216
核心提示:金属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要的金属形状。材料去除,主要是车铣,车床发展成数控车床,铣床发展成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机床能使复杂零件在精度和形状上一次到位。举个例子,你飞机上的一个复杂零件,以前是由车工、铣工、磨床工、画线工、热处理工多种工种干好几个月,有的还报废了。最新的复合数控机床都是几天甚至几

金属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要的金属形状。材料去除,主要是车铣,车床发展成数控车床,铣床发展成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机床能使复杂零件在精度和形状上一次到位。举个例子,你飞机上的一个复杂零件,以前是由车工、铣工、磨床工、画线工、热处理工多种工种干好几个月,有的还报废了。最新的复合数控机床都是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完成的,精度比你设计的还高。零件精度高,意味着寿命长,灵活性好。

从普通开发到数控,一个人就能代替原来的十个。从精度上来说,那就不好说了,从适应性上来说,零件变了。换个程序就行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过去,在工厂里,任何人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转动涡轮和蜗杆。没有人能在十年或八年内做到这一点。如果有人掌握了它,他会非常擅长。现在有了数控设备,只要会编程,输入参数就可以了。呵呵,简单。刚毕业的技校生都可以。也保证了大批量的产品质量。

自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世界上搞出一台数控车床以来,机床制造业进入了数控时代。上世纪60年代,中国出了第一代数控机床,但后来我们都知道中国进入了什么时代。我们去看80年代数控机床的世界水平,差距就20年。其实赶超还是有希望的,只是国营工厂不思进取。90年代再去看世界水平,已经有30年的差距了。在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我们走的是苏联的道路。苏联的道路是什么?比如生产一根轴,苏联的方式是建一条专门的生产线,用一批专门的机床。好处是容易批量上去,但是一旦这个轴的参数变了,线就报废了,生产人员就没事干了。上世纪六八十年代,国有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几十年不变。8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运行,这些工厂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营困难。上世纪90年代,大量工人破产下岗。呵呵,就是这样下岗的。

现代生产也有批量生产,但以单件小批量为主。不管是哪一种,只要你的设备是数控的,就会很快适应。专业机床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人很聪明,走了一条和苏联人不一样的路。当年的“东芝”事件,日本东芝卖给苏联几台五轴数控铣床,让苏联制造潜艇螺旋桨更上一层楼,美国的声纳听不到潜艇。因此,美国不得不惩罚东芝。也可以看出,苏联的机床制造业也是落后的,他们都落后,何况我们。

虽然美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数控机床的发展还是要靠德国。本来德国在机械方面是世界第一的。数控机床只不过是机电一体化。德国在机械方面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电子系统了。德国的电子系统工业已经很强大了,所以在六七十年代,德国得到了机床工业的耳。

但是,日本人的强项是模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从德国引进大量技术,消化后大量复制。经过努力,日本在90年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生产国,现在依然如此。在机床制造水平上,有些是世界领先的。比如在机床复合方面(一机多用),他们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的核心在于数控系统,日本在系统方面居世界第一,主要是其Fanuc公司。第一代系统用的是步进电机,现在也可以做第二代替代交流伺服电机。目前,数控系统的核心是交流伺服电机和系统中的逻辑控制软件。我国目前还没有人能制造交流伺服电机,它是光、机、电的结合体。逻辑软件用于控制机床各轴的运动,这些轴由伺服电机驱动。一般的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三轴,高级的系统可以控制五轴,五轴,甚至五轴以上。我们国家也有5轴系统,但是有很多“秀”的元素,没有付诸实践。我厂使用的五轴以上机床100%进口。

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象征,其核心是数控系统。目前不想谈系统,就是国产的质量稍微好一点的数控机床。使用的高精度滚珠丝杠和轴承都是进口的,主要来自日本。我们自产的滚珠丝杠和轴承,精度和使用寿命都有问题。目前国内各大机床厂的数控系统都是100%外包的,各厂家一般都买日本发那科和三菱的系统,占80%以上。德国西门子也有一些系统,但是很少。为什么德国西门子系统用的比较少?早期德国的系统不适合我们电网,我们电网不够稳定,西门子系统的电子伺服模块容易烧坏。日本不一样,他们的系统不会烧坏。最近西门子系统改进了不少,价格还是略高。德国人不太关注中国,所以他们的制度最近才被中国化。不像日本,早就有汉化版本了。

为什么美国成不了数控机床制造大国?跟当时制定产业政策的人有关,而且当时美国劳动力贵,买比做更划算。机床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的行业,需要技术积累。不认同美国的情况。然而后来老美发现,机床是战略物资。没有它,你的飞机、大炮、坦克和战舰就会有问题。于是,他们重新制定政策,成立了一些机床厂,规定一些单位只能买国产设备,哪怕很贵,于是一些数控机床行业留给了美国。美国机床在世界上没有竞争力。

欧洲的机床,除了德国,瑞士也很好。要说超高精度机床,瑞士机床挺好的,但是价格也是天价。普通用户买不起。意大利、英国、法国都是二流,我们很少买他们的机床。呵呵,西班牙为了让我们买他们的机床,给了我们贷款。就这样,据说买家很少,借的钱总是要还的。

除了日本,亚洲的数控机床制造能力比我们韩国和台湾省强,但水平差不多。他们还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日本技术。韩国应该更好。它有自己制造和商业化的数控系统,但在我们的要求下,进口到中国的机床已被日本机床取代。我们不信任他们的系统。韩国的数控机床主要有两种:大宇和现代。大宇目前在中国有合资企业。台湾省机床一般和我们一样,自己做机械零件,系统采购日本的。但他们的机床质量差,寿命短,惹恼了一些大陆客户。曲面机床目前在大陆影响很坏。其实比我们国内的好一点。但是,我们可以容忍自己的缺点。曲面机床是用美元买的,算“进口”。用不好,火就大了。台湾省最重要的机床厂已经计划将工厂迁至大陆。据我所知,大部分都在上海。

这些工厂在国内竞争中也是打着“国产”的旗号。呵呵,他们是最先接受统一的。

最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一些主要机床制造商的注意。2000年,日本最大的机床制造商Madzak在中国银川设立了数控机床合资工厂。据说制造水平相当高,号称“智能化、网络化”工厂,与世界同步。今年,日本另一家机床大厂奥库马公司在北京成立了年产1000台数控机床的控股公司,德国一家知名公司也在上海设厂。

现在国家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励大家使用国产数控机床,厂家也在努力追赶。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听说过谁做出了交流伺服电机及其相应的系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朋友会问,如果国产机床这么差,那我们国防工业肯定不行,这只是一部分真相。我们的国防部门是清醒的。我们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其中有些是限制出口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据说它们被称为“防扩散协议”。日本和美国执行这个协议很好,欧洲国家基本不执行。只要有钱,都可以卖给你。即使是美国和日本的先进机床,我们最近也购买了很多。呵呵,资本主义本来就是逐利的。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