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世界太阳能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欧洲光伏产业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光伏发展报告》,预计到2030年,光伏发电将具备与常规发电在价格上竞争的能力,并逐渐成为能源利用的主流形式。
据介绍,太阳能光伏具有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光伏生产企业。
目前,中国是世界三大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之一,但生产的光伏产品90%出口国外市场,如欧洲、美国和日本。太阳能光伏在中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太阳能光伏产品;真正的并网太阳能光伏市场还远未形成。
《中国光伏发展报告》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和政策发展趋势,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高成本是其近期在中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借鉴其他国家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制定有效的价格机制,是推动我国光伏发展的关键。
报告还指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解决中国偏远地区人民用电和扶贫方面可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说:“必要的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和成本降低。国内市场的缺失,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他表示,国内光伏行业已经做好了投入技术研发的准备,但是必须要有稳定的政策来保证这些投入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