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抓住制造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中部地区资源、区位、交通、人力资源优势,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大项目为重点,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关键,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实施“兴业强市”战略,长沙制造业发展迅速。
从2001年到2006年,长沙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6%。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利税超过150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以上指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制造业企业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前20强和产值超亿元企业的90%以上,形成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长风汽车、远大空调、微生电表等一批知名品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
在长沙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三大主导产业的强劲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程机械是长沙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2006年,中联集团、三一集团、何山智能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20亿元。加上陕西仲达、长沙九润等一大批民营工程机械企业,长沙工程机械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这个数字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2000年的7倍。在全国10大工程机械基地中,长沙的销售规模不是最大的,但经济效益(利润)一直遥遥领先。中联集团和三一集团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
而汽车零部件产业近年来也在长沙悄然兴起。短短几年间,这里建成了长风汽车、福田长汽汽车、三一汽车三大整车生产基地,并陆续投产。长丰在这里的产能已经达到年产8万辆高档越野车,今年销售收入将超过60亿元;2006年,福田汽车生产轻卡和重卡6.3万辆,销售收入24亿元。今年,产量预计将达到7.4万辆,销售收入30亿元。三一的投资规模也很大。根据各工厂的规划,2010年该区块的汽车总产量将超过25万辆。长丰的汽车、发动机等大型投资项目都在这里规划。这里的配套环境也比较好。方圆20公里内生产汽车车身、车架、后备箱、板簧等零部件的大型企业有100多家。同时,建设了起点高、规模大的配套市场,形成了西部产业、东部市场的格局。仅中南汽车世界就在这里规划了2000多亩,37家4S店和一家..在1047亩的开发区内,建有3000平方米的汽车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