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科技委副主任沈文泉曾在“中欧能源合作会议”上透露,未来15年中国将建设32座核电站。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目前,我国已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1.59%,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3%。国务院已批复秦山二期扩建、岭东、三门、阳江核电站等4个新建核电项目8台机组。虽然中国大部分核电站位于沿海地区,但在内地建设核电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电力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共设施。社会要发展,电网必须先行。因此,提高供电能力、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将是未来中国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
据此分析,国家在重视核电建设的同时,将逐步开展“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等不同地区电网建设改造的发展机遇,全力加快电网建设。在发展主电网的同时,配套建设和改造城乡电网,使各电压等级的电网和谐发展,形成互带容量的配电网,无形中给电缆生产行业带来无限商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尼克森凭借其先进的R&D能力,一直活跃在能源、运输、建筑、造船和其他基础设施驱动型市场。拥有精良的高、中压电缆、特种电缆、通信电缆和电线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广泛使用,同时产品的本地化也在快速推进。在中国经济取得令人羡慕的增长的同时,尼克森电缆也参与了一些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尼克森在世界上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电缆行业的领先公司。在30多个国家设厂,业务覆盖全球,员工21000人。2006年,其销售额达到75亿欧元。在中国,尼克森也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公司和工厂,采取独立的方式。一时间,Nexen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电信行业、交通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等。,并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截至目前,尼克森在上海、北京、大连、重庆、Xi、武汉、香港和台湾省拥有四家全资工厂和办事处,以便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一是全球一体化;二是本土化。全球一体化需要通过本土化战略来实现;因此,本土化成为跨国公司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扎根。他们实施了本地化战略,如R&D、采购、人力资源、产品、销售渠道、促销等。,全面融入中国经济,大赚了一笔。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