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工厂”、“制造王国”的华丽外衣下,中国企业家只能咬牙切齿。世界上10张DVD中,有9张是中国制造的。然而,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一张中国DVD的平均出口价格是32美元。其中制作费用13美元,18美元作为版税支付给国外。换句话说,中国出口一张DVD的利润只有1美元。国家各部委正在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转变,把以低工资、低成本为武器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以高科技武装的“中国创造”。
商务部机电工业司司长王近日在谈及2007年机电工业司重点工作时指出,欧盟超过美国成为我国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1-8月,机电产品对欧盟出口91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美国出口90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14%。然而,欧盟三波“绿色指令”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了贸易壁垒,同时也暴露出中国企业长期停留在国际产业链末端,缺乏环保意识,缺乏核心技术标准的重大缺陷。
近期,中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频频遭遇撞门事件,中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出口正遭遇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刻。9月21日,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汽车产品出口工作会议。会上,一汽集团等29家重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汽车企业出口自律的建议》。10月12日,在汽车出口国际交流大会上,商务部机电与科技产业司司长鲁迅公开表示:“我国汽车出口政策将对出口进行规范和引导,并不是单纯鼓励出口数量的扩大。”由于出口形势严峻,商务部作为出口贸易的主管部门,目前正在筹划和调整新的出口订单。
彩电是中国机电产品中最值得骄傲的产业——产量世界第一、市场份额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然而,近年来,大多数彩电企业的出口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彩电企业海外市场前几年经历如此重挫,第一个原因是产业转型速度太快。这两年,欧美市场向平板电视过渡的速度成了几何级数,CRT电视市场大幅萎缩。而中国彩电业多年积累的优势几乎都在CRT领域。集中了全球70%以上CRT电视产能的“大象”难以翻身,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在如今的平板时代,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和产业配套的不完整,中国彩电行业陷入了同质化和低价竞争的不利局面。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信息产业部将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对重点平板显示器件建设项目给予直接资金支持,不断加大R&D投入,促进自主创新。
2007年,平静多年的洗衣机市场也迎来了品牌洗牌。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预测显示,2006年出现的89个洗衣机品牌中,2007年将有30 ~ 40个洗衣机品牌消失,品牌淘汰率高达40% ~ 50%。在洗衣机市场充分竞争的冲击下,新技术新功能日新月异,整个行业在市场上洗牌是必然的。此外,2007年上半年,国际原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给整体利润不高的洗衣机厂商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被迫上调洗衣机售价10%左右。持续的涨价压力加速了三四线品牌洗衣机的退出,这些品牌以价格优势存在,不具备品牌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