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以西电公司为龙头,逐步向Xi高新区、经开区、咸阳辅助制造园发展。针对西电公司“大而全”、对外辐射带动弱的结构现状,要加快与Xi安电力电子院、和荣集团等省内输变电设备制造商的联合重组,完善产品产业链。
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以陕西秦川机床集团、宝鸡机床、汉川机床为基础。围绕数控加工中心、精密电加工机床、机床功能部件等产品,生产设施逐渐向外围扩散,产品研发集中在Xi市长安高新区。
重型汽车产业集群Xi安以重型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为主,宝鸡以中型货车、专用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产品为主,积极推进陕汽集团重组汉江汽车。
航空产业集群,关中地区主要通过实施大飞机项目和建设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以民用飞机制造为骨干,航空发动机及衍生品、航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为分支,航空关键零部件、维修业务、转包生产、航空运动和旅游博览为配套的产业发展集群。汉中专注于大中型运输机、各类飞机起落架、飞机飞行数据和发动机数据管理系统、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等机载航电和机载成品的研发和生产。航天产业集群以发展航天运载动力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技术、航天新材料和航天专项技术应用产业,逐步培育壮大卫星和卫星应用产业,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打造以航天民用高技术产业为主体、军民融合的产业集群。
程机械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有陕西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xi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陕西新晃工业机械有限公司等。拥有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的沥青摊铺机、多功能摊铺机、液压挖掘机等一批优势产品。
电子设备零部件产业集群通过做大做强雷达、电子通信、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家电、汽车电子等五大类产品,积极发展高清数字电视和新型显示器件,打造高亮度LED芯片和LED灯具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十五”期间,中国专门制定了以发展信息光电子器件和集成技术为主题的“863计划”。它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迅速进展。在很多领域,与国外发达国家只相差两三年,有些领域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推进产业化方面,在北京、武汉、石家庄、深圳等地建立了十几个成果转化基地。
据信息产业部2007年5月统计,中国大陆生产光电子器件的相关企业有19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主要分布在粤、苏、沪、浙、京等地。2006年,产品销售总收
入达到1477亿元。江苏、广东和上海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总销售收入的38%、24.9%和14.3%(见图1)。从2004年到2006年,产品销售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3%,预计2007年产品销售总收入将增长30%,达到240亿美元(见图2)。但产业化的多是低端产品,中高档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技术。
近年来,中国大陆光电子器件的进出口快速增长。其中,出口额从2003年的21.0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5.3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59.5%。出口量最大的是液晶显示板,占出口总量的71.9%,其次是发光二极管、彩色阴极射线电视显像管和装有液晶器件或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板。电视摄像管零件、激光器、装有液晶器件或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变像管和图像增强器出口值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78.9%、185.3%、70.9%和43.8%。预计2007年出口额将增长47.9%,达到126.26亿美元。进口额从2003年的75.38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80.2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7%。进口量最大的是液晶显示板,为156亿美元,占总进口量的86.9%,其次是发光二极管和彩色阴极射线电视显像管。电视摄像管零件、雷达显示管零件、变像管、像增强管和激光器等进口额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735.5%、444%、76.1%和41.3%。预计2007年出口额将增长约25.0%,达到22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