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模具中,塑胶模具占比最高,分别占进出口的53.34%和71.33%。塑料模具进出口发展快于模具行业整体水平。与2006年同期相比,该类别进口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出口比重上升3.41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模具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在精度、寿命、制造周期、能力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不能满足我国制造业的需求。尤其在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的模具方面,需求还是供不应求。所以每年还是需要大量进口。以冲压模具为例。2006年,中国进口了50645吨冲压模具,单价为14913美元/吨。出口量为39890吨,单价为5867美元/吨。同期中国进口塑胶模具413715套,价格2532美元/套;以602美元/台的价格出口1217772台。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出口模具的平均单价只有进口模具价格的1/3~1/4。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外资企业在中国模具行业的投资越来越多。广东是中国模具工业的重要基地,其产能约占中国模具产能的40%,出口量占中国模具出口总量的45%。但广东模具企业中“外资”企业占了相当数量,其产量约占广东模具产量的70%,是出口的主力军。除浙江民营企业在当地模具产品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外,其他省市的模具出口大多以“外资”企业为主。由于创新开发能力较弱,中国本土模具制造企业整体水平低于外资企业。对外资和外贸的高度依赖将对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模具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每300万元模具产值可带动1亿元工业产值。因此,我国模具行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逐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第一转变。只有这样,中国模具工业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并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使模具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