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出由飞蛾大脑脉冲控制的机器人

   2022-08-05 工业品商城91
核心提示:这个机器人的创意来自科幻迷。亚利桑那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副教授查尔斯·希金斯(Charles Higgins)和博士生蒂莫西·梅洛(Timothy Melano)介绍了这一成果和这款机器人的机械原理。希金斯说,机器人的运动是由植入飞蛾大脑的微电极控制的。具体来说,这是一个单神经元,它的作用是维持飞蛾在飞行过程中的视觉稳定性。这个神

这个机器人的创意来自科幻迷。亚利桑那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副教授查尔斯·希金斯(Charles Higgins)和博士生蒂莫西·梅洛(Timothy Melano)介绍了这一成果和这款机器人的机械原理。希金斯说,机器人的运动是由植入飞蛾大脑的微电极控制的。具体来说,这是一个单神经元,它的作用是维持飞蛾在飞行过程中的视觉稳定性。这个神经元传递的电子信号在机器人的基座中被放大,通过一个数学公式,计算机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动作,从而使机器人开始移动。

蛾子被装在一根塑料管里,放在一个6英寸高的带轮子的机器人的顶部。那只蛾子被固定住了,不能动弹。为了让这种蛾模仿它的飞行动作,希金斯和他的研究小组将这种蛾放在一个圆形平台上的一个仪器中,这个平台周围有一个14英寸高的旋转墙,墙上画有垂直条纹。蛾类神经元对条纹的移动做出反应,模拟飞行过程开始。飞蛾的大脑大约有米粒大小。希金斯说,虽然它很小,“但它紧凑而简单的结构使科学家能够用它进行有效的大脑研究。机器人飞蛾的研发成功得益于神经科学的进步理念。”

神经科学学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检查科学家在大脑结构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设计的新设备。希金斯说:“通过将力学研究与人体力学相结合,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类直接从健康中受益,比如开发出的人造心脏。不幸的是,我们在大脑和心脏研究方面没有取得太大进展。科学阻碍了对大脑的进一步了解。在某些方面,我们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但我们不知道如何在大脑受损时停止这一过程或修复它。”

但这种情况将来会改变。到目前为止,希金斯可以让机器蛾左转或右转,但不能让它前进或后退。目前,它的最长运行记录是88秒。希金斯的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空军资助。两个部门资助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视觉的运行机制。希金斯的研究使大脑工程更进了一步,这门科学将帮助人类修复脑损伤或替换失去的大脑功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