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压器异常运行及常见故障
1.1变压器声音异常情况
①过载使变压器发出又高又重的“嗡嗡”声;
②变压器内部接触不良,或绝缘击穿,变压器发出“喀嚓”或“吱吱”声,随距故障点距离远近而异;
③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或谐振过电压时,变压器的声音比平时尖锐;
④个别零件松动,如铁芯的穿线螺丝未夹紧或缺件在铁芯上,变压器发出强烈而不均匀的“响声”或“锤击声”、“吹风声”;
⑤大容量的电力设备启动时,负载变化大,使变压器声音变大。
在正常负荷和正常冷却方式下,变压器油温不断升高,绕组层间或匝间短路,内部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二次线上有大电阻短路等。,也会导致油温升高。由于涡流或用于夹紧铁芯的穿心螺钉的绝缘损坏,变压器的油温会升高。然而,在穿孔螺钉的绝缘被损坏之后,穿孔螺钉和硅钢片之间的绝缘被损坏。此时,大电流通过穿心螺杆,使螺杆发热,也使变压器油温升高。
或者储油柜内的防爆管注入了油。在,当二次系统突然短路,保护拒动,或内部有短路故障,出风口和防爆管堵塞等情况下。,内部的高温和热量会使变压器油突然喷出,喷出后油位会降低,可能引起瓦斯保护动作。
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
①三相负载不平衡引起的中性点位移引起三相电压不平衡;
②系统发生铁磁谐振,使三相电压不平衡;
③绕组局部发生匝间、层间短路,导致三相电压不平衡。
继电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动作一般表示变压器内部有故障。气体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可以监测变压器的一些内部故障。通常情况下,轻瓦斯动作先发信号,重瓦斯动作后跳闸。当外部检查未发现变压器有异常现象时,应查明气体继电器中气体的性质:
①如果气体继电器内积聚的气体不可燃,无色无味,混合气体以惰性气体为主,氧含量大于16%,油的闪点不降低,说明空气进入气体继电器,此时变压器可以继续运行;
②如果气体是可燃的,说明变压器内部有故障,要根据气体继电器内积聚的气体性质来鉴别变压器内部故障的性质;
③通过气相色谱进行适当判断。气相色谱分析时,可以从氢气、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乙炔的含量变化来判断变压器内部故障。
瓷套管闪络爆炸。
(1)由于密封胶垫质量差、安装位置不当、螺母压松等原因,造成套管密封不严,因水或潮气浸入而损坏绝缘;
②电容套管绝缘层间隙存在内部自由放电;
③套管表面严重结垢和套管上的大块碎片和裂纹会引起套管闪络和爆炸事故。
2变压器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变压器故障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电路故障和磁路故障。电路故障主要指导线回路和引线故障等。常见的有:线圈绝缘老化、受潮、开关接触不良、材质和制造工艺不良、过电压冲击和二次系统短路引起的故障等。磁路一般指铁芯、轭铁和夹钳之间的故障。常见的故障有硅钢片短路、铁心螺丝和轭夹与铁心绝缘损坏、铁心接地不良引起放电等。
以上只是对变压器的声音、温度、油位、外观等现象的故障进行初步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因为变压器故障不是单一因素的反映,涉及到很多因素,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觉。因此,必要时必须对变压器进行特性试验和综合分析,以便准确可靠地查明故障原因,鉴别故障性质,提出更完善的处理方法,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3运行中避免变压器故障。
在正常运行中,应监测和记录变压器的电流、电压、温度和其他仪表指示,以免超过规定值;当变压器过载时,应增加抄表次数;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每班应按规定检查运行和备用的变压器;新安装或大修的变压器在运行的前8小时内,应每隔2小时检查一次;超负荷运行的变压器,应对其外部进行全面检查。
3.1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变压器运行时声音是否正常,是否有其他异常声音;变压器储油箱和充油套管油位、油色正常,无漏油现象;变压器的油温和温升是否正常,就地温度计和遥测温度计的指示是否相等;变压器套管是否清洁,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等现象;变压器的引线接头和电缆有无发热、变色等异常现象;变压器冷却装置的运行方式是否正确;各潜水泵和冷却风扇是否有异常声音;运行是否正常;油流继电器指示是否正常;压力释放器或安全气道和防爆膜应完好无损;气体继电器应无气体,密封良好,无漏油现象;呼吸器状况良好,硅胶干燥无变色;变压器外壳接地连接是否牢固、完好;所有控制箱和二次接线盒应锁紧,且无湿气;检查干式变压器的外表面应无污垢;备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外壳及控制箱在运行中状态良好,无漏水现象;电机传动装置完好无损;传动装置完好,调节电机无过热现象;调压装置的抽头位置与实际电压一致;室内变压器的门窗、门锁、铁丝网是否齐全,室内是否有渗水、漏水、进汽现象;室内温度适宜,采光通风状况良好。
3.2变压器的特殊检查项目
(1)雷雨后,检查室外变压器各部分无放电痕迹,引线接头无过热现象,记录各避雷器的反动作次数;②大风天,检查室外变压器引线是否剧烈摆动,变压器上部及其周围是否有杂物;③在下雪天,检查室外变压器各套管和导线连接处是否有融雪现象和冰阀;④雾天检查户外变压器套管有无火花放电和污闪;⑤当温度突然变化时,检查储油柜和充油套管的油位、油温和温升的变化;⑥负荷过载时,监视负荷变化、油温和油位变化,接头接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冷却系统运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