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水电建设全面提速,大坝建设和水电站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6.22亿千瓦,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1.29亿千瓦,占水电装机容量的20.74%,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14.7%。2006年水电新增装机容量接近1000万千瓦。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水电年发电量、水电新增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三峡装机容量2007年底达到世界第一;金平一世是世界上最高的拱坝;小湾双曲拱坝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拱坝。西毒地下厂房、导流洞和泄洪洞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拱坝中最大的。龙滩碾压混凝土坝是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坝。水崖面板堆石坝是世界上最高的面板堆石坝
同时,中国水电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在复杂条件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各种类型的世界级大坝和水电站。勘测、泥沙、地震、水力学(泄洪消能、高速水流)、人工高边坡、地下洞室、各种坝型结构优化、地基处理、导流截流、机电设备制造与安装、自动化与计算机监控、水情自动预报、运行管理等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测算,全球仍有约12亿千瓦的水电资源有待开发,其中中国有2亿千瓦。在发达国家大规模水电开发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中国仍将引领世界水电科技发展。
中国企业共创造了1262项新纪录和102项世界纪录。2005年以来,各电力企业创造了44项新纪录,其中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河北输变电工程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火电建设分公司、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电厂创造了6项世界纪录。
新的20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涉及37个子项目,其中10个子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大部分将于2009年建成投产。包括:新型运载火箭产业基地项目、中国航天(天津)光电及计算机控制系统产业基地项目、移动通信产品制造项目、新型芯片组件项目、新型发光显示器件项目、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项目、海上油田开采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机电集团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冶金集团结构调整项目、高档板材及金属制品项目、冷板二期深加工项目等。
据了解,新项目有四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构建高端、优质、高科技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项目投资比重大幅提高,安排了12个项目(涉及21个子项目),投资600.2亿元,占总投资的55.2%,比此前确定的20个重大工业项目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行业5家,占比13.3%,航空航天行业2家,占比5.4%,机械设备制造业3家,占比25.3%。
二是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项目14个,占总投资的54%。其中,新型运载火箭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在这些项目中,高技术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循环经济项目的比重大幅提高,总投资653.6亿元,占6..1%.
第四,更加注重放大总量的支撑作用。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2069亿元,加上之前20个重大工业项目新增产值3668亿元,40个重大项目新增产值合计5737亿元,对未来三年天津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