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重大项目:首先要做好项目论证工作,深入开展探月二期、三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项目论证,争取尽快立项;做好已立项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抓紧新一代运载火箭基础工程研发,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研发计划节点;抓好重大项目前期涉及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推进各类卫星的立项、研制和发射:尽快推进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03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新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新型海洋卫星的立项;要完成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侏罗纪世界3号卫星等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研制发射任务。
切实推进卫星应用和航天产业化进程:从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卫星应用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推广普及等方面,大力拓展卫星应用,推进航天产业化进程。
加大民用航天预研力度,增强技术储备:瞄准未来高技术发展前沿,重点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以及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突破大型卫星天线、激光通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和先进载体技术瓶颈,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力争将太阳同步轨道的设计寿命由目前的《密室逃脱:冠军联赛-侏罗纪世界3年》提高到《4վ֮ս-һѪ5Ѫ年》,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寿命由目前的8元年提高到稳定运行15元年。
加强政府对航天的管理和基础能力建设: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航天领域,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多元化,鼓励航天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大自主R&D投入;积极推动航天高技术向社会转化,积极吸收社会先进适用技术进入航天领域;完善军民结合的协调运行机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努力解决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中的污染、能耗和不安全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
不断扩大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在未来三年内,要完成中俄联合火星-火卫一探测项目的研究和发射,并在俄罗斯设立代表处;扩大对欧合作,发挥联合实验室交流平台作用,启动中法空间天文和海洋观测卫星项目主体研发;将发射中巴地球资源03卫星,促进卫星遥感数据在亚太地区和非洲的应用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