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产业链步入“黄金时代”

   2022-08-09 工业品商城88
核心提示:“十一五”规划明确将核电发展战略从“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mainland China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从不到2%提高到4%。15年,我国核电项目建设资金总需求约为4500亿元。今年以来,中国加快了核电发展的步伐。早在7月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就与

“十一五”规划明确将核电发展战略从“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mainland China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从不到2%提高到4%。15年,我国核电项目建设资金总需求约为4500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加快了核电发展的步伐。早在7月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就与西屋公司签约,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引进西屋公司研制的4台先进压水堆(AP1000)机组。首台机组将设在浙江三门。

随着我国中长期核电规划的出台和自主品牌核电站批量建设格局的推进,核电装备国产化的“盛宴”极大地吸引了各大装备制造巨头的目光。一些专家建议,中国应抓住加快发展核电的机遇,拓展核电产业链。

据专家测算,如果2020年建成2000万千瓦核电,将耗资2500多亿元。在每个核电机组的建设成本中,设备成本约占50%。按照70%的国产化率计算,对相关核电设备制造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在最近开工的辽宁大连红沿河核电站建设中,设备国产化的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广核提供的数据,中广核已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7项供货和联合开发协议,总金额约130亿元,仅用于红沿河核电站的主设备供货和大型锻造铸件/核级泵、阀门等设备。

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快发展核电装备产业,走引进消化吸收的道路,积极引进国际有实力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高起点培育和支持我国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形成大能源产业链和核电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以岭澳二期、红沿河为载体,核电产业已初步形成辐射设备制造多个领域的宏大产业链,有望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

根据上述发展规划,中国核电发展需要巨额投资。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领域不仅可能引入国外技术,还可能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随着能源法草案即将向社会公布,配套的原子能法草案也在制定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核燃料行业的政策做出适当安排。

据专家介绍,在核电技术方面,中国一直采取引进与自主相结合的策略。我国目前运行的11台核电机组主要是压水堆技术,其中国产3台,俄罗斯进口2台,法国进口4台,加拿大进口2台重水堆。这些核电技术基本属于第二代。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