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震高度评价机械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认为“这是机械工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机械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
于震指出,随着国内市场投资减弱、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机械行业的增长方式必将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将传统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保留高质量的制造业。同时,他们发展了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促进了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足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机械工业的重要差距。”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处于高端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于震指出,制造业苦于人工、能源、物耗,附加值有限,发展不可持续;有了高附加值,服务业就可以通过拼大脑、拼人才、拼知识产权来可持续发展。只有发展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在国际分工中进入产业链的高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于震说,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的繁荣是机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特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不仅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全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多种形式。于震强调,要不断完善大企业集团功能,在注重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集团的同时,注重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
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于震说,在积极引导外资的同时,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发展中国现代制造业服务业,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调整外贸出口战略、转变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前端R&D和后端营销两个薄弱环节,于震强调,要加快从生产加工向独立R&D、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于大企业来说,要提高自己承包工程、提供完整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小制造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于震指出,现代制造服务企业要实施专业化、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不断强化自主发展的控制权,加快扩大生产规模。他表示,将鼓励有条件的现代制造业服务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拓展海外市场业务。
当今世界制造业正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如何把中国的机械工业企业变成服务型制造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迪在主旨演讲中提出,首先要改变生产方式。“如果企业的生产方式不变,还是过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金字塔结构,现代制造服务业就很难发展。”朱森迪具体提出了改变企业生产方式的三个方面。先是从制造到装配再到订单,然后逐渐扩展到敏捷制造。这样,一些服务活动自然会从原来的生产中独立出来。二是把辅助业务和核心业务分开,让企业只掌握核心业务,既能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又能提高制造业本身的效率。第三,将原来的大规模生产改为大规模定制生产,即用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至于具体路径,朱森迪建议,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可以从原来的OEM逐步升级为ODM,再进一步,可以做OBM,做设计开发。原来的单机销售企业要向成套设备方向发展,然后做总承包和交钥匙总承包,甚至提供解决方案。外包方面,从目前初级的运输外包形式,升级到线上配送,再到供应链管理。从主次服务分离,外包到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