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国民经济的能力增强。表明国产装备自给率稳步提升,消费升级所需产品开发和关键装备技术进步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可喜进展,基础装备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加工船用曲轴的大型数控车床和铣床、大型船用螺旋桨加工设备等一批关键装备取得突破。
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增加。一方面,以高效节能为导向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机械工业综合能耗水平是全国工业能耗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据抽样调查,机械制造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01年为0.194吨标准煤/万元,2006年为0.075吨,年均下降21%。万元产值钢材消耗量2000年为0.165吨标准煤/万元,2005年为0.110吨,年均下降8%。
自身结构调整加快。新产品产值增速明显快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企业研发成本普遍上升。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意引导下,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开始在许多地区成长。此外,一批先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呈现良性循环。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电工和汽车行业占全行业总量的一半以上。工程机械、基础机械和零部件总量虽然不占优势,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
外贸方面,今年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出口产品呈现升级趋势,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势头逐步增强。一般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加工贸易。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蔡伟慈分行业预测,电气行业发电设备制造业产量有望超过去年,预计明年产量将保持高位。输变电设备制造业产销量将保持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将是百万伏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该电压等级的成功突破将对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重型机械、石化通用、机床等行业大部分企业目前订单饱满,预计明年将保持良好态势。工程机械行业预计,明年的增速将低于今年。农机、内燃机、基础零部件、仪器仪表等行业有望以稳健发展为基调。
蔡伟慈提醒,由于部分地方机械行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能源、运力等要素供应存在一些尖锐矛盾,企业必须做好准备。
机械工业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关键技术过度依赖国外引进,发展过度依赖实物产出增长,产业过度依赖高强度资源消耗,企业过度热衷于扩大产能。
蔡伟慈说,机械产品虽然更新换代快,但是太依赖外界了。以快速发展的电气和汽车行业为例。新产品、新技术主要从国外合作伙伴引进,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不足以承担支撑全行业技术升级的重任。另外,高档设备频繁,但关键部件难以独立。大型铸锻件、超高压交流/DC绝缘套管及绝缘模制件、DC现场设备、风电设备关键配套轴承、工程机械用高档发动机及液压件、高档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变频装置及其电力电子元件、高档控制系统及检测仪器、高档电气元件及轴承等。,一直是制约高档装备发展的瓶颈,是行业发展的突出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