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向重化工业进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

   2022-08-15 工业品商城112
核心提示:世界重型机床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厂商集中度高、产品技术水平差距缩小、用户个性化需求突出、市场需求由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发展、对重型机床的技术要求更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著名的重型制造企业纷纷转门,尤其是曾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重型机床制造业,由于世界机床市场的长期萧条而衰

世界重型机床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厂商集中度高、产品技术水平差距缩小、用户个性化需求突出、市场需求由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发展、对重型机床的技术要求更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著名的重型制造企业纷纷转门,尤其是曾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重型机床制造业,由于世界机床市场的长期萧条而衰落。比如席斯、库堡、锡根等知名厂商不再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者存在,世界重型机床的竞争者相对较弱。

目前,中重型机床行业有十多家主要制造商,如吴中、齐一、齐尔、仲卿、上中、先锋、易贝和吉尔。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重型机床行业的竞争格局被打破,生产企业从原来的几个发展到几十个,产品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越来越小。中国重型机床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重视。

如何正确认识和定位重型机床市场的竞争态势以及国内重型机床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从而在与国外厂商的竞争中不断提高竞争力,是目前行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多年来,国外重型机床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和意大利。在进口的重型机床中,大部分是中高档数控产品,其中德国和意大利的产品较多,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受世界机床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德国的重型机床制造业逐渐衰落,但仍不容忽视。意大利的重型机床企业总是在发展,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有取代德国的潜力。西班牙重型机床制造业的发展确实令人刮目相看,这无疑会对国内企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中国重型机床企业将主要面对来自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竞争。

与国外产品相比,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在结构上差别不大,采用的新技术也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核心传动部件的运行速度、精度和可靠性,以及整机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质量,这是国外产品最大的优势。虽然国内厂商的技术略逊于国外的先进水平,但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制造能力和价格上有很大优势。超重型机床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生产了近10台16米数控单柱立式车床,国外很少。现在,吴忠正在为上海港机厂生产20米数控单柱立铣车床,工作台承重550吨;为浙江富春江某民营企业生产18m数控单柱立式车床,工作台直径10m,承重600吨;还为东方电机厂生产世界上最大的超重型数控卧车,加工直径5m,长度20m,承重500t。德国Schiess-Brighton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临港核电加工基地)签约22米数控立铣车床,台面直径12.5米,主功率240kW,承载能力600吨,C轴铣头,其中90%零件国产。

温总理说:“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机床,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取决于我国机床的发展水平。”国内机床行业面临巨大机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知名重型厂商纷纷转门,世界重型机床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弱。

中国正在向重化工业进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机床行业加速发展。

中国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著名的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作为基础装备产业,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国产重型机床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正在缩小。大部分产品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制造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而国外重型机床制造商的制造能力却在减弱。

国内重型机床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洗牌和定位。

中国的机床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目标,世界各地的机床制造商都看好它,并将面临来自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

重型机床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略逊一筹,主要体现在制造工艺水平和可靠性上,成为与国外先进产品竞争的最大障碍。

国内重型机床制造企业制造能力较强。但主要原因是加工设备落后,数控化率很低,特别是缺乏高精度的加工设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