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密集出台,明年措施力度更大

   2022-08-16 工业品商城94
核心提示:去年的“十一五”规划确立了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两个指标的背后,显示了中国政府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在2007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认真指出,中国经济存在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

去年的“十一五”规划确立了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两个指标的背后,显示了中国政府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

在2007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认真指出,中国经济存在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所谓不可持续,就是我们还没有解决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5.5%,但中国的标准煤、钢铁和水泥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消费量的15%、30%和54%。

从松花江到淮河污染,再到太湖蓝藻事件,近年来的一系列事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在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付出的沉重代价。

十七大报告在列举十六大以来我国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时,也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放在了首位。

去年的“十一五”规划确立了节能减排的‘硬目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两个指标的背后,显示了中国政府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

降低能耗有两个途径:一是合理转移高耗能产业,改善产业结构;二是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提高能源效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说。

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近70%,所以‘两高’行业节能减排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

鉴于年初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2007年,重点领域耗能大户成为重点防范对象,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从调整优化结构、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民经济意识、政府率先垂范等方面提出了45条具体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大型耗能国企签订责任状,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若干通知,禁止落后淘汰设备跨地区转移;国家环保总局首次采取‘区域限批’政策;财税部门降低甚至取消“两高”行业出口退税,提高部分产品资源税,全年奖励700家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与此同时,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也在加大。一方面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此外,全年我国将力争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也在加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产业、土地、环保、价格等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

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前三季度,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和出口增幅有所回落。1-11月,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365台,合计1110万千瓦,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千瓦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谢振华近日介绍,1-9月,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呈现'双下降'态势。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说。

近两年来,虽然节能减排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节能减排之路仍将充满艰辛。

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开始大幅下降,其中煤炭下降7.76%,钢铁下降6.49%,建材下降7.84%,化工下降5.1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87%,逼近4%的目标。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低廉,资源环境成本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很强,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难度。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部分耗能产品生产增速仍在加快,电解铝和锌产量增速分别增长15.7%和4.4%。

“两高”行业投资反弹需要特别警惕。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建材投资增长53.5%,石化投资增长46.9%,化工增长38.1%,有色金属增长33.4%,钢铁增长14.5%。10月份,全国城镇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月提高13.9个百分点,以上工业领先5个百分点。

目前,一些地区仍将发展GDP作为硬指标,将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不顾环境成本发展经济的局面,很可能会阻碍“十一五”能耗和污染物总量两个约束性指标的完成。谢振华曾经说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