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增塑剂一直以邻苯产品为主,但随着DOP在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广泛应用,其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果发现,当储存在PVC塑料袋中的血液输入人体后,在人体肺部发现了DOP产物。1982年,美国权威的国家癌症研究所对DOP的致癌性做了生物学鉴定,结论是DOP在大鼠和小鼠体内是致癌物,可使啮齿动物的肝脏发生癌变。因此,DOP的毒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虽然关于其是否会致癌的争论还存在争议,但由于其潜在的致癌嫌疑,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结果,美国环境保护局已经停止生产六种新的邻苯二甲酸酯。DOP只用于含水量高的食品包装,肉类包装必须用其他无毒的塑化剂产品替代。
根据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公布的标准,DOP(DEHP)比DOA(DEHA)危害更大。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规定,人体内DEHA浓度高于0.3 mg/kg被认为是不安全的,DEHP浓度高于0.05 mg/kg被认为是不安全的。DOA和DOP是我国PVC食品保鲜膜广泛使用的增塑剂。特别是DOP是用量最大的增塑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产品中。我国PVC保鲜膜允许使用的十种主要增塑剂中,第一种是DEHA(简称DOA),后三种是DBP、DOP、DIOP,相对来说毒性都比DE-HA大。由于DOA生产成本较高,国内PVC保鲜膜生产厂家大多使用DOP和DBP作为主要增塑剂。这样生产出来的保鲜膜,特别是用在脂肪含量高的肉制品中,或者用来包裹食品用微波炉加热时,其塑化剂会有更多的机会迁移到被包裹的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不过用在蔬菜上还是相对安全的,尤其是那些需要在食用或制作食物前清洗干净的蔬菜。
由于DOP的潜在致癌风险,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采取相应措施限制DOP的应用范围。美国已停止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工业化生产;瑞士政府决定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DOP德国已经禁止在所有与人体和卫生食品有关的塑料制品中使用DOP在日本,DOP仅作为塑料添加剂用于工业塑料产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无毒增塑剂产品的研发,尤其是卫生要求高的塑料制品的基础应用研究。而在国内,国外已经淘汰的DOP等增塑剂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增塑剂生产企业对新型无毒增塑剂的开发和推广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市场80%的增塑剂是DOP、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而价格低是最关键的因素。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将DOP列为可用于食品包装的塑化剂之一。
2007年是中国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丰收年。一位来自北京的代表在会上指出。电力行业是劳动、资本和资源密集型行业,适合我国现状,其快速发展是必然现象。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秘书长肖向峰指出,中国电力电子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被反复提及,但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成为代表们的共识。2007年,国家相继出台鼓励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信心。然而,技术落后仍然被认为是当前行业的主要问题。
肖向峰指出,我国生产的电力电子器件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先进技术仍被瑞士、德国等国企业掌握和封锁。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告诉记者,中国在一些低端产品上有技术优势,可以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但在高端产品上落后国外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