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意识到燃料乙醇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

   2022-08-18 工业品商城100
核心提示:时隔5年,这是中石油继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后,第二次投资控股国内乙醇公司。此前,中粮还先后收购了华润酒精、华润生化、丰原生化等一系列新能源公司,并高调宣布要做国内新能源老大。但当时中石油并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人们猜测这个已经控制了国内70%~80%石化资源的巨头可能对这么小的市场不感兴趣。但是原油价格已经开始

时隔5年,这是中石油继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后,第二次投资控股国内乙醇公司。此前,中粮还先后收购了华润酒精、华润生化、丰原生化等一系列新能源公司,并高调宣布要做国内新能源老大。但当时中石油并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人们猜测这个已经控制了国内70%~80%石化资源的巨头可能对这么小的市场不感兴趣。

但是原油价格已经开始吞噬石油公司的利润。例如,埃克森美孚第三季度的利润下降了5%。此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倾向于减少汽油支出,因此国际油气巨头开始投资新能源。

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国内成品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原油价格,抑制了其发展新能源的冲动。然而,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长期的高油价和国际社会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新的成品油价格和替代能源政策。中石油进军新能源领域,预示着中国石油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改变。

当政府叫停粮食燃料乙醇项目后,中石油意识到燃料乙醇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此外,今年新增加的广西省,含燃料乙醇的汽油已在全国10个省份使用。根据政府去年制定的计划,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在五年后继续扩展到更多地区,如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

但由于原料成本的限制,燃料乙醇本身几乎无利可图。河南天冠年产燃料乙醇50万吨,却是全国四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中唯一保持微利的公司。今年粮食原料价格上涨,而政府对每吨乙醇的补贴仍按原计划逐年减少255元。考虑到粮食价格将继续上涨,如果2008年后政府停止补贴,乙醇生产企业将注定亏损。

更糟糕的是,今年6月,政府对利用粮食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亮了红牌,明确提出“今后要坚持在不占用耕地、不消耗粮食、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发展非食用燃料乙醇”。包括天冠在内的燃料乙醇企业不得不重建纤维素乙醇项目。

当然,中石油很清楚这种情况。中石油控股运营的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年产量也是50万吨,盈亏记录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即使中粮收购丰原生化后亏损很大,中石油还是抢了天冠这个“烫手山芋”——显然,这是中石油为了长远规划而做出的战略性收购。

中石油新能源开发负责人表示,“购买天冠的目的是巩固中石油在河南等省的市场份额。”

自河南省乙醇汽油封闭运行以来,市场上的乙醇汽油一直由天冠集团供应。每天,乙醇从天官厂直接配送到河南中石化的配送中心,勾兑后优先配送到省内中石化加油站。导致中石化的乙醇汽油销量快速增长,而中石油的市场销量下滑,中石油在河南省的市场份额不足30%。

收购天冠后,显然中石油可以先拿到燃料乙醇,市场份额也会扩大。而且天冠地处中原南部,可以覆盖四个省市的燃料乙醇市场。这样中石油就可以通过天冠进入中部地区更广阔的成品油销售市场。

事实上,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天冠董事长张小阳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谈判收购事宜。直到今年6月,张小阳找到了中石油。没想到中石油对收购的态度异常坚决,双方接触后一周内就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此时中石化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但已经晚了——10月28日,中石油与天冠正式签订合资合同。

燃料乙醇可能是一个通行证。今年,中石油在山东和江苏省四处奔波,与其他省份签署乙醇框架协议。中石油副总裁胡文瑞表示,到2010年,中石油将拥有全国40%的非粮乙醇燃料产能,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河南天冠的模式和技术可以复制到其他南方和沿海省市,7个新的乙醇项目正在筹备中。

利用渠道配合燃料乙醇生产,中石油很可能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目前,由于运输和成本的制约,东北地区的乙醇已经出现了部分过剩。生产非食品燃料乙醇的原料竞争也将变得激烈。与粮食不同,木薯、甜高粱等植物产出率低,消耗量大。所以中石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获取足够的原料资源。虽然去年广西20万吨木薯卖给了中粮,但今年,中石油将成为广西30万吨木薯的有力竞争对手。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