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机组平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大唐湖南分公司今年经营亏损较大,也给节能降耗带来了较大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公司迎难而上,以内部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
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公司加强节能降耗日常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召开每日安全生产视频会议,跟踪各企业煤耗指标完成情况;按照“三核一少”的要求,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以“四有”“五清”的标准认真分析点评周指标完成情况,对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责任到位;在总结月度节能工作的同时,将月度煤耗、油耗指标逐项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企业负责细化煤耗等指标,层层制定控制目标,每日、每周紧盯,形成了“日保周、月保周、年保月”的管理机制。
今年以来,为推进“两型”企业建设,公司根据“两型”企业管理办法中的指标体系,组织各企业编制了节能减排“十一五”规划和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为确保节能成效,修订完善了基层企业安全生产季度考核奖励制度,将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用油、多项小指标完成情况等生产指标纳入考核奖励体系,使节能降耗成效与效益挂钩。
针对新建机组没有充分发挥低能耗优势的问题,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4台60万千瓦机组进行了能耗诊断分析,并列出了整改方案;检查公司系统8台30万千瓦机组能耗诊断后的整改效果,从管理和技术上解决节能降耗的薄弱环节。同时,通过20万千瓦以上机组滑压运行的优化试验,有效提高了机组的输出效率。通过绩效管理体系的试运行,有效提高了员工的节能意识,促进了节能降耗长效机制的建立
节能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对此,大唐湖南分公司利用上半年检修期,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加快节能降耗步伐。
根据电网季节性特点和调峰情况,公司于2007年初开始提前做好迎峰度夏准备,确保稳定发展和多供。结合大型脱硫环保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规划全公司火电机组大修改造,从提前准备、提前启动、缩短工期、提高大修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今年3月初,公司总经理魏源亲自带队,深入各火电厂进行调研部署,现场对各机组进行检修计划、检修项目、检修标准、组织规划。五大火电企业调动一切力量,从组织、工期、质量等方面优化检修工作,为机组检修按期、安全、稳定完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改造是大唐湖南分公司2007年机组检修的“亮点”。与往年相比,其任务更加艰巨,包括机组流程改造、空气预热器、受热面和凝汽器铜管更换。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主管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耒阳电厂对2号机组高中压缸通流部分的改造投入最大,采用了先进的通流部分改造技术和成熟的经验,采用了现代汽轮机组的设计体系和国内先进技术,使机组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达到了国内新建20万千瓦机组的先进水平,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20 g/kWh。石门发电公司1号机组空气预热器改造后,“一级”指标和参数大幅提高,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780吨,节约生产成本425万余元。株洲发电公司3台机组、2台一次风机安装高压变频器,每年可节电45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50吨。更换1.5万千瓦机组空气预热器二层,可减少漏风15%,降低煤耗2g/kWh,每年节约标准煤860吨。湘潭发电公司采用焊接方法处理高中压缸中分面漏风,有效解决了影响机组效率和降低能耗的问题。
湖南大唐分公司火电机组容量差异较大,能耗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公司密切跟进,努力协调,积极开展“以大代小”和“电力转移”,大力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大机组高参数优势,促进供电煤耗等能耗指标降低。
一方面,在积极转移内部电力的同时,在外部电力交易市场上多下功夫,争取更多的外部电力;另一方面,积极与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坚决利用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环保、节能、高效的优势为小机组发电,最终实现降耗、增效、抢发电三大转电目标。
目前,大唐湖南分公司在湖南的火电装机容量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近70%,在湖南电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湖南省节能减排承诺,到2010年底,湖南省需关停小火电机组75.04万千瓦,其中大唐湖南分公司需关停45万千瓦,占比60%。
今年,在全国关停小火电的风暴中,公司在湖南率先关停小火电,争做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表率。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做大、做小”的机遇,同步开展新机组建设前期工作,积极迎接企业“新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