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2年石油进口超过7000万吨,占石油消费量的32%。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还在不断上升。
“我国是一个贫油国,但由于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全民节能意识差,消耗大量能源,日常生产生活中能源浪费严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厂长吴坤华说,国际上某权威能源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万美元GDP的能耗为2.33,德国为1.46,日本为1.31,中国高达7.24。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振亚说,现在一方面缺电严重,一方面浪费严重。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国十几个省、市、区都出现了电荒。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浪费电能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很多电器都有待机功能,比如遥控开关、网络唤醒、定时开关、智能开关等。我们在使用这些功能的时候,因为长时间开机,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家庭平均待机能耗已占家庭总能耗的10%左右,相当于每户家庭使用一盏15瓦至30瓦的“长明灯”。
“你们企业高能耗低效率的落后设备淘汰了吗?你的汽车消耗许多燃料吗?你办公室的灯白天亮着吗?”来自能源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认为,节能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何柱看来,如果中国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能源消耗减少一半,那么同样的能源可以使中国的GDP翻一番。
资源节约是国家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的可靠保障,也是中央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央政府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成为节能降耗的排头兵。今天本版介绍几家央企推进节能的具体做法。从这些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实现国家“十一五”资源节约的总体目标,中央企业正在不断增强责任感。他们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实施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能耗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中央坚持把节能降耗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果断淘汰了一大批技术落后、规模小、资源利用效率低、安全隐患突出的工艺、设备和装置,使结构调整成为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淘汰了18条水泥立窑生产线210万吨的落后产能。
技术进步和创新也为中央企业节约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中国国电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粉锅炉等离子点火技术达到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已应用于国内260台大型发电机组。据测算,利用该技术改造我国火电机组,每年可节约燃料600多万吨,节约发电成本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