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国煤炭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提高,煤炭工业改革取得新进展,以市场供求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煤炭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能源的安全供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957亿吨,同比增长862%;煤炭销量达到1918亿吨,同比增长105%。
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产供基本平衡,产运销同步增长。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政策性因素增加,国内市场商品煤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今年前9个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销售均价为32209元/吨,同比增加1669元/吨,上涨546%;利润总额17068亿元,同比增长36.23%,利润率70.89%。
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开采和选矿行业投资增速回落。今年前9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31亿元,同比增长249%,同比回落115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非煤产业投资比重逐步提高。
2007年,河南梅铮集团整合收购周边小煤矿,并投资技术改造。现在,集团的安全隐患减少了,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小整合矿得到了利益补偿,工资待遇和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地方财政收入没有受到影响。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大大增强了梅铮集团的实力,正在向现代化煤炭企业迈进。
郑煤集团只是一个缩影。以大带小,整合振兴,做大做强,是2007年中国煤炭行业的主题曲。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会长蒲说,“近年来,中国煤炭工业以大型煤炭企业为核心,以资源和资产为纽带,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中小煤矿,深化煤炭工业产品结构,优化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生产力水平。”
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加快,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有关部门和主要产煤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煤炭工业外部环境逐步改善。煤炭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炭生产集中度提高,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成长。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煤炭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形成,煤炭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行业发展基础得到加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进展,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建设和谐矿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逐渐成为煤炭企业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普久说,“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把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发展煤炭伴生资源利用、加强矿井水回收利用和达标排放作为发展重点。”
煤炭行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黑煤绿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煤炭企业的选择,也是2007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又一主题。
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煤炭工业的循环发展也降低了原煤的综合能耗。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原煤综合能耗由去年同期的3013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2685千克标准煤/吨,降幅达1089%。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保障、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煤矿安全投入加大,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得到强化,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初具规模,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2007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年”和“落实之年”,也是煤矿瓦斯治理和小煤矿整顿关闭两大攻坚战的最后一年。通过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1-10月,小煤矿事故起数减少337起,死亡人数减少357人,同比分别下降193%和132%。数据显示,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06年的204下降到2007年1-10月的164。
据普九分析,未来煤炭行业管理将逐步加强,煤炭行业发展政策将逐步健全和完善。通过提高政策执行力,控制煤炭总量,提高煤矿安全程度,不断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时期,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煤炭行业今后将加大“四个协调发展”:东西部煤炭行业协调发展,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经济增长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