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慈表示,机械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钢铁行业的支撑。这种支撑不仅体现在数量的持续增长上,还体现在钢材的品种、质量和性能指标上。他建议,国内钢铁企业应着眼于新的需求,加强市场紧缺品种的研发,坚定不移地支持机械企业实现设备国产化;同时,机械企业应积极采用国产优质钢材,支持钢铁工业自主创新。
“机械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很大。随着重大技术装备的大型化和参数的限制,需要开发更多耐高温、高压、抗辐射、耐腐蚀的新品种钢。”在盘点当前机械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蔡伟慈介绍了发电设备制造等四大行业的需求。
装备制造业:小直径不锈钢管,尤其是TP310NbN和Super304H;大直径锅炉管,特别是P91钢管;汽轮机采用新的12%Cr钢;ASMESA—299锅炉筒体和气水分离器用超厚板;预热器用薄板、高低压加热器和冷凝器用U型管、冷凝器用钛合金管供不应求。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由于电源建设强劲,行业产销量将长期处于高位。随着百万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将高速发展,这类大型变压器用优质冷轧取向硅钢片国内产能缺口很大。
轴承行业:目前国内高碳铬轴承钢产量较大,但优质轴承钢比例很低,缺口较大。预计“十一五”末,优质轴承钢年均需求将达到60 ~ 90万吨。
模具行业:由于模具钢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国内模具钢无法满足需求,每年进口约8万吨。预计“十一五”末,每年需要模具钢约100万吨,其中塑料模具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特殊性能模具钢的比例约为5∶2.8∶2∶0.2。
“目前,许多特种优质钢材严重短缺,不仅制约了机械行业的生产,而且由于进口钢材价格较高,也影响了机械设备产品的降价。”蔡伟慈在为钢铁企业提供商业信息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钢铁企业要扩大有效供给,缓解品种短缺的制约。在中国钢产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一的当下,希望钢铁企业今后加强市场紧缺品种的研发。
随着核电、超超临界火电、大型石化设备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机械行业对钢材的品种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蔡伟慈希望钢铁行业不要只盯着订单吨位,要针对这些新需求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这不仅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也有利于钢铁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