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经历一个从为先进国家代工到自主研发的过程,只是发展速度不同。以台湾省的IC厂商为例。他们首先为美国和日本做合同制造商,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独立的R&D能力。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中国大陆MCU制造商的发展也遵循这一模式。但随着国际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加上中国强大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充足的资金,内地厂商从代工转向自主研发更快、更容易。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成为大陆厂商面临的主要困难。由于中国大陆制造商的基础相对薄弱,仅凭借自身实力与外国制造商竞争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大陆应该向南韩学习,增加对本地集成电路制造商的支援。
由于一些政治因素,为了保护台湾省厂商的竞争力,台湾省当局会限制在大陆投资的集成电路厂商,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的厂商进来。而是将一些传统或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到大陆,留在台湾省的IC厂商逐渐向高端等领域发展。然而,情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工作转移到了内地。以圣阳为例。除集成电路设计外,市场规划、技术规划、集成电路规格定义、集成电路验证、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业务也在中国大陆开展。由于大型家电企业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圣阳在这方面的业务已经占到总营收的2/3。单片机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如何?本土MCU厂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
由于通用IC仿冒现象严重,定制IC将是未来MCU的主要发展方向。此外,虽然16位和32位MCU的市场有所增长,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8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增速将会放缓。从应用来看,圣阳看好消费电子和家电,尤其是中小家电,属于单片机相对成熟的应用领域。其次是高端汽车产品。目前,圣阳已经推出了汽车周边领域的系列产品,主要用于汽车防盗、车载电子、信息娱乐、胎压监测、里程表面板等。
单片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厉害。所以对于本土企业来说,要想脱颖而出,质量一定要好,同时要注重产品的环保性和可靠性,因为家电、汽车等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充分发挥本土厂商在具体应用领域的性价比优势。但是,这个性价比必须建立在性能和可靠性的基础上。第三,向汽车产品等高端领域迈进。由于车用单片机对温度范围和抗噪声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电源系统需要五到十年的测试周期,因此其性能在该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第四,根据单片机灵活性高、可塑性强、与终端产品结合紧密等特点,迅速推出新产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此外,本地制造商应联合起来与外国企业竞争,提高整体竞争力。目前台湾省内的MCU厂商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性价比+独特的应用,但mainland China部分企业仍处于复制阶段,应尽快走向自主研发。
MCU从开发到产品端有很多关键阶段。首先,新产品的开发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应用技术,才能确定IC的规格;IC设计只能在IC的规格确定后进行;集成电路设计完成后应进行验证;验证后,应制作一个演示版本进行营销。所有这些阶段都要求单片机工程师具备过硬的素质。
首先他们要懂技术,注重技术经验的长期积累。比如IC的规格,就是IC成败的关键。如果规格设定得好,IC也能做得好。但是IC规格不能自己关起门来定,一定要结合市场和产品端。因此要求工程师熟悉整机产品的整个R&D和生产流程,了解生产环节和产品的专业知识,了解IC内部的相关工艺和IC设计。所以,完全掌握这项技术至少需要十年的经验,直到你做到了工程主管的位置才有可能完成。所以这种人才在任何公司都是很有价值的,只有2%左右的人能做到。
单片机的流动性确实很大,技术人员流动性越高,越难积累经验,扎根技术,对技术人员和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未能提供技术人才提升的途径,导致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第二,员工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很多科技型公司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了两条路径:工程和管理。这两类人才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未来的地位和待遇也差不多。甚至技术经理的地位会更高,说话会更有分量,因为他积累的经验太多了,他的诀窍已经深藏在心里了。所以一个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提供这样的路线给工程师走,让工程师扎根。如果公司能留下一部分技术最好的人,积累经验,对公司转型或者跨领域生产下一代产品会很有帮助。
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做技术还是转行做营销或者销售,看个人。如果技术工作适合你,你喜欢做,你有能力做,那就不要迷茫和困惑。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认真积累知识,努力向工程管理的角色转变,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果一个工程师喜欢在市场,不要急着转行。而是应该在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转行,发展成销售总监的角色。因为有技术背景、适合做销售的人才也是技术型公司的稀缺人才,这样的人才会在技术层面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技术的积累就像储蓄。当你长大后,你将拥有大量的技术财富。如果你把青春当成自己的资本,随意挥霍,最终会一无所有。技术积累也像体育锻炼。年轻的时候不照顾自己,不运动,不保养自己。等你老了,你会全身都是病。所以工程师要在年轻的时候认真积累技能。积累首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要随意跳槽或跳槽。这可能涉及到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有的人为了多赚几百块钱,选择跳槽,放弃了在正规公司的实习和学习。这种跳槽,表面上是为了多赚钱,实际上是花自己的资本。所以长期来看,这是亏损而不是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