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专项的重点任务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支持先进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加快形成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和优化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壮大核心基础产业;满足市场需求,以技术进步促进节能环保;促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技术开发环境和手段的改善和提升;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支持的重点方向是电子专用设备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包括化合物半导体制造设备;新型电子元件生产设备;表面贴装和无铅制程机器组装设备;集成电路、通讯产品、数字视听产品、新元器件专用测量仪器。
型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包括高档芯片元器件;敏感部件和传感器;中高档光电器件及材料、小型化高频器件、元器件及关键基础材料;环保型高密度多层互联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及关键原材料;集成电路制造高性能关键基础材料等。
目前机床企业生产任务普遍较满,产品供不应求,与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火爆有关。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2万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33亿元,同比增长42.55%。机床是工业投资所需的主要设备,必然导致我国机床需求旺盛,国内市场供应短缺。然而,这种快速增长不可能持续很久,国内市场需求不可能没有波动。
因此,机床行业要做好国内市场需求波动的思想准备,提高企业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中的生存能力,坚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发展国际化经营是机床行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据海关统计,从1999年到2006年,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逐年增加,2004年增长最快,进口金额达到59.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但是从2007年开始,虽然进口额仍然很大,但是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过的现象。2007年1-10月,进口57.06亿美元,下降4.8%。而出口总额达到3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进出口贸易逆差56.66亿美元。
自2004年以来,机床出口每年增长40%以上。尽管出口快速增长,但由于进口额较大,进出口逆差仍在逐年上升,2006年达到60.57亿美元。2007年,由于进口增速下降,出口快速增长,预计年底赤字将比上年减少。
具体来看,进口数控机床增速主要包括:数控电动机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车床、数控钻床、数控镗床、数控平面磨床、数控校直机和其他数控冲床。进口增速下降的主要有:数控镗铣床、数控外圆磨床、数控锻压或冲压机床、数控板带剪切机。
从出口来看,出口增长较快的数控机床有十种:数控电动加工机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磨床、数控锻压或冲压机床、数控矫直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带材纵切机、数控带材横向剪切机、其他数控剪切机、自动模式数控步进冲床。
特别是今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今年进口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加上出口快速增长,预计全年贸易逆差将首次比上年减少;二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进出口额占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额的比重有所上升,表明进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产品档次有所提高。
出口退税。2007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造成的突出矛盾,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进出口贸易平衡。
根据《通知》,降低机械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海关税则号为219个,其中机床行业税则号为36个,简称36种。降税产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的产品;二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调整后,机床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为:(1)除刨床、插床、拉床、锯床或切割机为11%外,其他机床、数控装置、铸造机均为17%;
(2)非金属加工机床13%;
(3)金属和非金属加工机床的零件、附件、工装夹具、分度头、量具均为13%;
(4)、磨具、锻造或冲压工具、铣、车、镗、铰、钻、攻等工具、互换工具、锯片和机床铸件均为5%。
今后,我国政府将根据我国产业政策、进出口贸易政策和贸易顺差情况,调整出口退税率。
进口货物免税政策的调整。2007年1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货物目录》(2006年修订),自2007年3月1日起,所有新批准的国内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均按照《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货物目录》(2006年修订)执行。
与原免检目录相比,新免检目录中的机床有以下重要调整:(1)非数控机床。原免税目录中只有少数非数控、中小型金属切削机床。新版《不予免税目录》做了重大调整,规定所有进口非数控机床均不予免税,调整幅度非常大。
(2)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新免检目录》提高了一批机床的技术规格,并将加工精度作为衡量指标。比如卧式车削中心,新的免检目录规定了重复定位精度≥0.004mm、加工圆度> >≥ 0.001mm、主轴端径向圆跳动≥0.001mm三项指标,再比如数控磨床,新的免检目录规定为四项指标:定位精度> > 0.006mm、重复定位精度≥0.003mm、加工圆度> > 0.0005mm、砂轮线速度≤ 60m/s,同时,一些规格 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重型立式车床、数控重型磨床、数控龙门铣床、数控重型滚齿机、数控镗铣床、数控坐标镗磨床、组合机床、龙门加工中心等。 已添加。(3)成形机床。新的不予免税目录规定:≤4000吨双柱、四柱通用液压机;各种规格的数控折弯机;所有规格的数控冲压模具转塔冲床、数控剪板机≤12×4000mm。同时新增加了矫直(校平)机和锻压机的部分规格。
外商投资产业新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07年10月31日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07年修订),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
目录分为三类: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在鼓励类中,机床产品有:(1)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五轴数控机床、数控坐标镗铣加工中心、数控坐标磨床、五轴数控系统及伺服装置、精密数控加工用高速超硬刀具;(2)、1000吨及以上多工位墩锻机制造;(3) FLT柔性生产线制造;(4)立式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及焊接设备制造;(5)特种加工机械制造:激光切割拼焊成套设备、激光精密加工设备、数控低速WEDM。
最后,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实行先税后返的优惠政策。2007年1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国内企业为研制和生产国内不能生产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及原材料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先征后退。16项中,与机床相关的一项是“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改变大部分大型、高精度机床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的需要。”。退税一般作为国家投资,转为国家资本,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和生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