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巡视员吴音指出,在当今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并存的条件下,煤层气开发利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国家从税收、价格、补贴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的积极性。当前重点是“吃挤煤炭生产中排放的煤矸石、煤矿瓦斯等资源”,加大煤炭洗选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洁净煤外运和低质资源就地转化。
山西省煤层气行业协会会长、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恩认为,煤层气开发应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采气一体化”框架内实现煤层气与煤炭的协调有序发展。山西将把沁水盆地南部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首选区域,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勘探、开发、利用相配套,气气代油、发电同步发展,逐步推进周边城市民用和工业气源替代和CNG、LNG气代油工程系统建设。
肖恩透露,“十一五”期间,仅秦南煤层气田就有可能实现30亿立方米的瓦斯(煤层气)抽采。其中,生活及工业用气利用14.5亿立方米,lcpm(LNG)5亿立方米,压缩煤层气(CNG)1.5亿立方米,化工转化5亿立方米,发电利用4亿立方米。同时,要努力把煤层气管网建设作为关系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此外,吴音还透露,在“十一五”的最后四年,国家将安排开工建设200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加快煤矸石和其他低热值资源的综合利用。综合来看,未来煤炭工业和煤化工的发展方向是:“大集团、大基地、多联产、重清洁、安全、循环”。
此前有专家认为,能源发展转型的规律是从高碳到低碳,最后到无碳。目前,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础保障,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因此,煤化工和煤的综合利用将成为后石油时代能源生产的重要内容。
国际煤炭协会专家布雷恩·里基茨(Brain Ricketts)在发言中指出,从1971年到2006年,全球因使用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60亿吨,预计2004年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将增加55%;2010年后,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将很快超过经合组织国家。2030年前,美国的人均排放量仍将占经合组织排放量的60%。
按照目前的政策,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比现在高出50%。据预测,世界能源趋势将出现许多严重情况:日益明显的供应中断脆弱性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将使许多国家考虑出台更强有力的政策来抑制煤炭需求的增长,并减少重要化石燃料的进口。
Brain Ricketts表示,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协议国设定了排放标准,即“气体排放权”。这一排放权由各国分配给相关企业,企业有年度气体排放限额。有的企业不能达标,已经超标的可以卖给他们用不完的排污权。这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形成了经济效益。根据国际污染排放交易协会(IETA)的统计,2006年1-9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成交额达到129亿美元,占市场总规模的60%,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印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