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仿佛走进了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著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矗立在中心不远处,让人仿佛置身于清华校园或燕园。该中心一流的检测设备,高水平的检测技术,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很容易将其与一流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相混淆。
“我们中心的检测设备目前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一流的。”指着一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也一定能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检验工作!”
自信来源于实力。作为唯一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该中心在硬件检测设备和软件检测人员方面都是顶尖的。难怪实验室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和数量充满信心。
锋利的工具能做好工作。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显然,中心是从“磨刀霍霍”开始的,先用一流的检测设备“武装牙齿”。有了硬件的支持,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说整个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是一座大楼的话,设备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础。只有地基牢固,建筑的施工才能顺利进行,整个建筑才能稳固。据了解,该中心目前实验室面积约2600平方米,主要检测仪器设备100多台套,原值3000多万元。现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分子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动定氮仪、自动滴定仪、快速溶剂提取仪、氨基酸分析仪、薄层色谱仪等先进的理化分析检测设备,以及自动微生物平板螺旋进样系统、自动菌落成像系统、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等先进的微生物检验设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基本齐全,居国内领先水平。
微生物实验室中,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数字稀释仪等设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检测环节质量更胜一筹。该中心的一名工程师说:“我们有专门的设备来检测和控制实验室的环境质量,如空气中悬浮固体的量等。首先从硬件上保证测试结果。”目前,该中心可检测28大类525种食品、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洗涤剂、食品加工助剂等。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样品陈列室里,待测样品就像一个丰富的食品超市,说明这里的检测范围很广。
据悉,目前该中心的检验范围涉及食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安全相关领域。检验项目包括饮料、乳制品、茶叶等415项。承担了大量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国家和市级监督抽查、其他行政机关和企业委托检验、消费者投诉检验等任务。同时为政府快速应对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如对食品中苏丹红、孔雀石绿、复原乳等项目的检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检查范围还涵盖了车用燃料、纸及纸制品、煤及煤制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纺织品、镜组件、饲料、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等领域。
葛优贺岁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既是电影的写照,也是当今社会的写照。在提倡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发展的根本。中心的建设是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在先进仪器设备的支持下,我们需要高素质检测人员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说设备是基础,那么人才就是大楼的“骨架”,是大楼的基础。
据了解,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北京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依托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海淀质检所”)。
海淀质检院于1998年5月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并于1999年3月通过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审批。是依法设立的质检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2年10月,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指定为北京市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机构。
2003年1月,经驻京办批准,增设“北京中关村产品检验检测中心”;2004年,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北京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成立。2005年7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立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2006年3月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鉴定,2006年5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正式成立。2005年被北京市政府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列为一级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
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光我们检测科就有五个博士,硕士就不用提了。”说起该中心的人力资本,该中心某实验室负责人轻描淡写中透露出深深的自豪和自信。目前,全中心65名在职人员中,博士6人,硕士13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0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5%,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
这样一支年轻、高素质的队伍,既是中心日常食品安全检验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做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重要保证。看到如此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不禁让人想起去年春晚上流行的一句自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包括质检部门在内的许多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举办一届高水平、高标准的奥运会。
有些人认为,在奥运会期间,有许多安全问题,如公共安全,交通安全等。其中,食品安全最受关注。为此,中国政府为确保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奥运食品质量安全检查。
为此,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检验检疫局食品化妆品检测中心等9家机构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类奥运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根据职能分工不同,该中心主要承担北京奥运食品供应企业监测中的食品检验和现场检查工作。作为北京市质监局重点建设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机构,该中心一直是北京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构筑食品安全网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服务奥运会,做好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该中心还专门购置了一批国际先进设备。”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被确定为奥运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那一刻起,该中心就开始按照奥运标准要求自己,确保以一流的质量完成奥运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从气相色谱-质谱到液相色谱-质谱,从预处理到微生物检测,中心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以国际一流水平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