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索尼正在筛选自己的半导体产品。CMOS传感器、CCD等摄像元件直接关系到公司产品的性能,在制造工艺上可以区别于竞争对手,所以定位在生产设备需要加强的部分。该公司表示,计划从2007年到2009年投资600亿日元来加强和改进这条生产线。
索尼计划提高高速读取CMOS传感器的生产比例,向市场投放具有CCD无法实现的特性的数码相机产品。因此,公司未来的设备投资将主要针对CMOS传感器。而CCD生产线和CMOS传感器生产线的生产设备,80%左右可以共享。因此,索尼在建设工厂时,将每条生产线使用的特殊设备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并构建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改变生产内容的系统。
此次公开的2号车间的特点是前道工序生产线采用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晶圆搬运和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检测过程的自动化、设备异常和工艺变化的自动检测、工艺条件对工艺条件的反馈、生产计划制定的柔性化。这套名为“设备工程系统:EES”的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控之前样品取样测试中检测到的高频和DC电源、板温、真空压力的误差。此外,2号厂房还可以通过使用“advanced _ device _ control (ADC)”(一种可以通过测量数据计算设备参数的系统)来控制设备内部加热器的开关以及向设备装载/卸载晶片。使用这些自动化管理系统,我们可以提前发现主要问题和工艺变化导致的产量下降,并制定对策。目前系统还没有完全启用,正在安装。
后期采用自产设备也是索尼工厂的一大特色,这也反映了公司因为初期量产没有相机组件制造设备和检查设备,不得不自己研发相机组件的历史。
科学仪器和实验装置的发展是工程科学技术的重要领域,也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支撑。中国研制出东亚最大的通用光学望远镜。也是国内唯一一台净口径2.4米的水平望远镜。它的使用将为我国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提供保障。我国科技专家攻克了世界最大口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关键技术,我们研制的LAMOST系统打破了大视场望远镜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大口径的瓶颈。在国际上被誉为“在地面建造高效率大口径望远镜的最佳方案”。LAMOST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主镜等效圆直径为6m),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将使人类观测到的天体光谱数量增加一个数量级(达到数千万)。中国首台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加速器驱动清洁核能系统研究方面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性能指标在世界同类加速器中位居第二。中国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实验环在束流调整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储存束流强度超过设计指标,创造了国际回旋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组合系统加速离子种类、最高能量和束流强度的新纪录。HIRFL-CSR建成后,是与德国GSI、法国甘尼尔、日本理研齐名的世界级先进装置。这一大科学工程建成后,将为我国核物理、强子物理、原子物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的基础研究,以及重离子辐照材料、生物学(重离子治癌)、空间辐射的应用研究提供先进的实验条件。2007年底,上海光源获得了同步辐射的第一缕光线。中国设计研制的世界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建成,为受控核聚变能量的实验室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科技人员集体研制的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获得成功。本仪器采用KBBF非线性光学晶体和通过棱镜耦合PCT专利技术激光倍频产生的真空紫外光。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应用于高分辨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的研制成功,为科学家研究电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其应用将为我国开展材料科学和前沿物理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