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纺织机械这几年进步很快

   2022-08-30 工业品商城390
核心提示:张说,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十分突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门类之一。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8.3万家,工业增加值2.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总资产达7.3万亿元,利润4536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25.1%和24.1%。2006年,装备制造业出口额为39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3%。

张说,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十分突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门类之一。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8.3万家,工业增加值2.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总资产达7.3万亿元,利润4536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25.1%和24.1%。2006年,装备制造业出口额为39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3%。同时,他指出,近年来,中国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的需要,通过建立国产化项目、组织统一对外谈判、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等方式,实现了部分重大装备的首台生产,增强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冶金设备、石油化工设备、聚酯成套设备、水泥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煤炭石油开采设备、工业自动化产品、数控机床、船舶设备、重型机械、环保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取得重大成就。

我们要客观认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水平,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菲薄。诚然,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产装备整体国内市场满意度不到60%,在重大装备领域更低。尤其是高科技设备和微加工设备(如半导体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必须继续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积极支持高效节能减排装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进一步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就张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宣传工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在大力宣传装备制造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使用企业的积极性。二是重点宣传装备制造企业和用户企业共同开发的重大成果。三是要做好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重组并购和组织结构优化的宣传。第四,要加强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宣传,提高自身的服务支撑体系和服务质量。五是要突出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典型事例。

今年上半年纺织设备进口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无疑是贸易政策变化的推动。自今年7月1日起,部分设备不再享受免税进口,一些原本计划采购进口设备的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纷纷提前进口,使得今年上半年纺织机械进口同比增长26.77%。

由此,受政策和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经济景气度下降的影响,下半年纺织企业进口设备呈现缓慢发展势头,增速明显回落。今年1-10月纺织设备进口增长17.55%,2006年同期为15.34%,仍比去年高2个多点。但对比上半年和7-10月的增速,今年是26.77%和6.77%,去年同期是5.08%和30.22%。可以看出,2006年上半年增速较慢,2006年下半年增速明显。相反,今年上半年增速较快,下半年增速下降。

近年来,在我国纺织器材进口大军中,外商独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纺织器材进口额的近80%都是这三类企业在使用。

外商独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进口纺织设备金额的三分之一由外商独资企业使用。今年1-10月,外商独资企业进口纺织设备使用金额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8.49%,较去年同期小幅回落4个百分点。主要的增长放缓趋势反映在下半年。

民营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年1-10月,民营企业进口纺织机械及其零部件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62.61%,占纺织机械进口总值的27%,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不过,这一快速增长势头略有放缓,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5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今年1-10月,国有企业进口纺织机械及其零部件8.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9%,占纺织机械进口总值的21%,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但主要是上半年国有企业进口纺织设备高增长,7-10月进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59%。

中国加入WTO后,纺织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更激烈的竞争,进口更先进的设备将成为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加,纺织企业也被迫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因此促进了纺织企业对先进设备的需求,迫使纺织企业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产品差异化率更高的设备。

国产纺织机械这几年进步很快,大部分国产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常规产品的生产。但是,要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国产设备往往做不到。为了生产高难度和精细的品种,必须使用进口设备。因此,片梭织机、自动络筒机、喷水织机、平型织机、环锭纺纱机、喷气织机等先进纺织设备成为纺织企业的主要进口对象。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