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电力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迅速,电力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些重要的信息应用系统,如电力市场运营与评估系统、电网分析与决策系统、电力企业ERP系统、供电企业营销与电力业务系统、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电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等信息应用系统。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和企业级数据中心是今年及未来几年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然而,在各种IT信息化应用之初,企业为了实现单一目标而购买相关系统和软件,这就导致了“系统有多少功能就有多少”的问题。因此,企业中的IT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在对基础系统环境进行大规模整改后,电力企业在系统上引入了应用的概念。这种变化大大提高了IT架构的整体价值和效率,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HR(人力资源)、SCM(供应链管理)、财务、VoIP等IT应用应运而生,部署在企业网络上。
改革后的电力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对于所有电力企业来说,加强集团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优势,打造企业整体综合竞争力,是新的业务发展环境下的重点任务。电力企业逐渐开始重视管理流程的优化,经过两年多的整改,信息化建设迎来新一轮需求。2007年,集团内部的资产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燃料管理、生产经营综合统计等系统成为发电企业建设的重点。
电网方面,经过大规模机构调整的南北两家电网公司,经过市场化运作,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向服务转型。其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信息化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应用变化:建设重点从调度自动化系统转向电力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强调系统性和全局性,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将应用于县级。例如,云南启动了县级供电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河南省临颍县供电局在全省县级供电公司中率先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办公自动化联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信息资源共享。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迎来电网建设的新高潮。到2010年,国家电网跨区域电网建设中,交流UHV输电线路建设规模达到4200公里,变电容量达到3900万KVA,跨区输电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城乡电网建设方面,220千伏及以上交流/DC输电线路要超过34万公里,交流变电容量要超过13亿K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