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就“2007年终端定制的战略收获”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中国联通终端管理中心、中国联通华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英涛,随后了解到,中国联通已与威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威盛集团拥有多普达、泰国金宝、海尔、英业达、TCL、三星等多家合作伙伴,威盛成为继高通之后,中国联通引入的第二家CDMA芯片合作伙伴。不难看出,中国联通正试图通过引入新的CDMA终端芯片合作伙伴来进一步丰富终端品种。
中国联通C网运营5周年之际,其大力发展的终端定制和捆绑销售再次突破年度计划,全年终端销量逼近1000万台,实际上印证了2007年中国联通终端定制的总体思路,即“利用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打造CDMA终端差异化优势”。
400元低价手机和万元以上顶级双网双待的双重火爆,体现了终端市场不同群体对不同价位CDMA终端的持续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和业务特点,加强终端定制的深化和差异化,成为中国联通的当务之急。
负责中国联通移动终端定制、采购和分销的中国联通华盛,最初将2007年的市场目标定为确保860万台的销量,争取1000万台。纵观2007年初至12月的销售情况,联通华声于英涛信心满满地表示,联通华声2007年全年销量约为980万台,年销售额超过81亿元。
随着渠道销售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手机经销商进一步加强了渠道建设。之前定位为批发商的联通华盛,从2007年开始向分销和零售并重转型,重点打造自己的渠道。中国联通5000家自有营业厅中,一部分由联通华盛经营,另一部分提供服务和用品。同时,联通华盛还在全国约50个城市设立了定制手机旗舰店和专卖店,基本覆盖一二线城市。
与GSM手机相比,CDMA手机销售的优势不在于数量和品种,而在于质量和内涵。所以联通华盛的旗舰店都设在“小而精”的门店,主要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目前,联通华盛已经推出了150多款CDMA终端,并计划于2008年在200个城市建设自己的旗舰店和专卖店。这些店也经营联通的C网业务。
于英涛介绍,目前与联通华声合作的国际国内终端厂商有21家,包括三星、LG、诺基亚、摩托罗拉、华为、宇龙酷派、多普达等。在2007年的市场份额中,三星、华为和LG位列前三。实际销售收入方面,国产品牌略逊一筹。于英涛坦言,国产手机在产品设计和销售终端环节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于英涛说,2007年联通华盛推出了20多款双网双待终端,销量约100万台。超低端手机平均月销量超过70万台,单台超低端手机定制量不低于30万台,甚至某款手机2007年销量超过
手机充电器国家统一标准于2007年发布,但由于现实原因一直没有强制执行。联通CDMA定制手机从2007年开始与各合作厂商执行统一标准,并从今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手机充电器接口、数据传输接口、耳机接口的统一标准化,使所有品牌手机的充电器、数据线、耳机通用。
在一系列积极因素的推动下,联通华盛预计2008年定制CDMA手机数量将达到1500万部,比2007年增长50%。
于英涛在谈到最近备受关注的定制手机“伯爵”时颇为自豪。2007年11月联通华声与三星合作推出的Earl SCH-W629是一款顶级的双网双待定制手机,历时两年打造。两年前,中国联通和三星集团在韩国达成协议,共同打造支持GSM/CDMA网络的最时尚、功能最全的手机。这款售价过万的“伯爵”,上市后一个月内就卖出了近3万台。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再度成功也为联通华声增添了信心。因此,2008年联通华盛200万高端机型的计划定制量是2007年的两倍以上。
低端手机方面,市面上很多400元左右的CDMA手机已经实现了比较完善的功能。CDMA手机性价比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低端CDMA手机的需求持续不减。
关于手机的成本控制和终端补贴计划,于英涛表示,终端补贴主要由中国联通总部负责。未来将适当降低低端手机的终端补贴,加强高端“炫富手机”的推广,调整原有产品结构。于英涛表示,终端补贴目前是一个全球现象,尤其是在欧美。用户与运营商签订两年合约,免费使用一部手机,这是很多国家运营商的做法。
在中国联通推广的“掌上股市”等各类增值服务中,定制手机显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于英涛介绍,2007年,定制的高、中、低端存量手机上市数量超过100万部,比内部原定的50万部目标增加了一倍多。2008年,音乐手机将是联通定制手机的重点推广方向,联通华声将推出支持整首歌下载等业务的系列手机。